标签:
影评/乐评胆小鬼恐怖恐怖片 |
分类: 本土原创 |
有些奇闻怪谈,存在于奶奶吓唬顽皮孙子的床边故事里,某个神秘地域的禁忌话题里,甚至宗教中用来惩恶扬善观念的教义里……它们大部分口口相传,带有一定的警世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传说”。听到这两个字,是否不由自主地产生神秘和传奇的联想呢?而建立在传说基础上的恐怖片正是利用了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作为背景支撑,利用人们本来对传说的敬畏之心并且加以放大,给自身添加了无形中的惊悚味道。
传说有多引人入胜,电影就有多惊心动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解读恐怖电影背后的故事,品味神秘传说的魅力。
神话&典故
某些影片会结合宗教故事、预言及各民族的神话史诗等,设置巨大的灾难和恐慌情景,再由某个人或某群人来拯救这个世界,提供一个救赎性的话题。
《致命报应》
导
主
上映日期:2007年
地区:美国
凯瑟琳曾是最忠诚的基督徒,家庭的悲剧使她不再相信上帝。当她前往一个瘟疫横行的小镇调查情况时,却发现当地发生的种种迹象都和《圣经》中记载的“十个天谴”一一印证!科学和宗教,哪个更能拯救人类?《致命报应》是一部以宗教为背景的恐怖电影,片中使用CG技术塑造出了古老《圣经》中阐述的传奇,让惨绝人寰的景象在银幕上变成了现实,炫目的视觉效果足以将观众震晕。相较之下,影后希拉里"斯万克的银幕表现反而不那么受到关注,风采完全被遮盖了。
关键词:十个天谴
根据《圣经"旧约"出埃及记》记载,耶和华让摩西传话,要求法老释放埃及的以色列人回家,否则将连降十大灾难给埃及,惩戒法老。法老不相信神迹,赶走了摩西。因此,“十大天谴”接踵而至——河流中涌动着粘稠的红色,上面漂浮着鱼虾尸体,青蛙糟蹋四境,聚拢成堆遍地腥臭,尘土遍地变作虱子,薄薄的门板抵抗不住野兽肆虐,瘟疫席卷牲畜尽亡,肌肤寸寸腐烂,血肉奇痒无比,冰雹与烈火从天而降,蝗虫铺天盖地,黑暗永无止境,所有长子午夜惨死!埃及人遭受了惨重的灾难,哭声遍及全国。法老这才恐惧悔悟,释放了所有的以色列人。
《凶兆》
导
主
上映日期:2006年
地区:美国
关键词:天魔666
在《圣经"启示录》中有一段记载:他从永恒之海升起,在岸的一旁建立军队;他将人类变成弟兄,直至他们灭亡。这就是“敌基督(Anti-Christ,基督教名词,指基督的大敌)降临”的预言。新世纪第一个第6年的6月6日魔鬼能量大解放,传说中撒旦之子就是在这一天降临的,并以数字“666”作为记号。它将直接从撒旦处获得力量,藉此在人间建立一个虚有其表的帝国,宣布了世界末日的正式降临。
“666”一词在《圣经》中暗指迫害基督教徒的罗马暴君尼禄,而后扩大泛指恶魔、撒旦和反基督教者,也可解释为君王崇拜(有如撒旦崇拜)和邪恶政治威权。
相关链接:《十诫》(波兰)、《异教徒》(美国)、《驱魔人》(美国)……
各地传说
这是因各地不同风俗民情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最光彩夺目的野史趣闻。最乐于讲述它们的人,可能就是你家里的老祖母。
《阿娘》
导
主
上映时间:2006年
地区:韩国
《阿娘》自称是韩国最传统的恐怖电影,具有典型的鬼魂含冤复仇式形态。女刑警小英在调查一宗诡秘的连环杀人案时,被奇怪的线索指引到一个闹鬼的盐仓内,从而揭开了发生在十年前的一桩血腥强奸命案的真相。本片在2006年夏天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讨论热潮,除了有韩国演艺界当红女星宋允儿的突破演出(一个有点粗鲁的女刑警),及拍摄镜头上运用了别具一格的音乐MV风格外,影片之所以能引起韩国观众的追捧和共鸣,最大的秘诀就在于,它借助了原来在民间流传度极高的“阿娘传说”。
关键词:阿娘传说
“阿娘传说”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韩国民间传说。相传在四百年前,高丽密阳府使的女儿阿娘才貌出众,是所有男人们梦想的情人。官奴朱奇收买了阿娘的奶妈,准备在阿娘前往岭南楼观月时占有她。不料阿娘激烈抗争,最后死在了朱奇的刀下。从此之后,密阳只要有新府使到来,一上任就会离奇死亡,渐渐没有人再敢接任密阳府使。后来,一位正直但没有后台撑腰的读书人主动要求到密阳担任府使。他上任第一天就梦见了阿娘的鬼魂,说她第二天会化成蝴蝶落在杀害她的人身上,请他为自己伸冤。第二天早晨,这位府使聚集了官衙所有官奴,发现果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其中一人身上,于是府使处决此人,替阿娘报了仇。密阳城从此过上了太平盛世的生活。
每年阴历4月16日就是韩国著名的“阿娘节”,而这个季节也正好是蝴蝶破茧而出的季节,这也给“阿娘传说”带来了更多的神奇性,直到今天,密阳的居民还会在“阿娘节”这天制作纸蝴蝶来祭奠阿娘。
《断头谷》
导
主
上映时间:1999年
地区:美国
青年警官克瑞恩只身前往偏僻小镇沉睡谷调查一宗连环谋杀案。当地的居民都认为凶案是邪恶的无头骑士所为,坚信科学的他自然无法接受这样一个谣传,而前方的危险却是他无从想象的。在“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大导演蒂姆"伯顿运用极具个性化的电影语言,在戏剧化与幽默感兼顾的情况下,把恐怖、梦幻、浪漫等等非凡的特性混合起来,设计出令人惊心动魄的银幕效果,成功营造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为原本恐怖的传说增添了歌特式的黑暗色彩。
关键词:无头骑士
无头骑士,英译“Dullahan”,是爱尔兰民间神怪传说中最著名的一位。据说其生前是一名勇猛的骑士,由于在战场上不幸阵亡,首级被敌人割去,因此每当逢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便会骑着一匹同为亡灵的马出没于沉睡谷,四处寻找自己遗失的首级,而每当看见与自己生前长相相似者便会斩其头颅带回。
无头骑士出巡时,通常一手紧牵座下无头黑马的缰绳,另一只手则将自己的头颅抱在腰间。他的形象则被描述为“脸色和肤质像发了霉的奶酪,有一张大嘴和像苍蝇一般的大复眼。”每次出巡,他只有一次开口的机会,而在这仅有的机会中他会呼唤将死之人的名字并将其灵魂带走。
8月底到9月初这段时期是无头骑士频繁出没的日子。每逢这期间的晚上,爱尔兰人通常拉紧窗帘闭门不出,并佩带金饰,借此保全灵魂不被带走。因为传说无头骑士畏惧金子发出的光芒——这也是他惟一的弱点。
相关链接:《大头怪婴》(中国香港)、《冲绳传说》(日本)、《第十》(韩国)……
民间怪谈
民间某些能人异士,或者称是“半仙”,他们各有奇招,能超越肉身,和灵异生物接触。这五花八门的招数自然让百姓很是艳羡,有样学样,演化出了众多的版本。
《笔仙》
导
主
上映日期:2004年
地区:韩国
安炳基《笔仙》一片的恐怖着力点,是类似碟仙之类的传说中的招灵游戏。人们企图召唤阴暗的鬼神来告诉我们一些未知的事情。转学的女生在新的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便跟其他两个同样受到欺负的同学一起玩笔仙游戏。他们招来笔仙,对欺负他们的四个同学下诅咒,没想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四人竟真的陷入危险之中。大多数传说的真相永远不如传说中那么美好,而人的好奇心理总会忍不住靠近,于是当所有惨淡的事实被挖掘出来以后,总会让人不寒而栗地害怕了。
关键词:笔仙
“笔仙”是一种招灵游戏,通过笔来和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笔仙的生物交流。传说中,游戏人数最好是两人或以上,男女随便,时间上没什么特别要求,但最好是晚上,不过不要在子夜之后。需要的工具很简单,笔和纸就可以了。所有游戏者伸手握住笔,自然放松,垂于白纸之上,在心中默默召唤笔仙,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游戏时需要精力集中,诚心诚意,否则不容易成功。如笔仙出现,笔杆就会自行移动,这时就可以向笔仙提问,问题可以是关于自身的常规问题,也可以请他预测感情和命运。如想结束游戏,不可自行放开手里的笔,一定和笔仙告别,先请笔仙离去,等笔不动了再放手。
坦白地说,这是一个带有显著迷信色彩的游戏,但是在韩国民间尤其是青少年中却广泛流行。除了游戏本身的神秘感之外,笔仙说话的灵异现象也是让人热衷于此的主要原因。
《见鬼10》
导
主
上映日期:2004年
地区:中国香港
根据一本漫画中记载的见鬼游戏,五个大胆的年轻人开始尝试与鬼魂接触。不料,游戏中一个年轻人竟然失踪了!剩下的人必须面对一个困难的抉择——是为了生存终止游戏,还是为了友谊去拯救朋友?继《见鬼》、《见鬼2》带给观众极端恐怖的见鬼刺激之后,充满想象力的彭氏兄弟寻找到了更具创意的见鬼方法,带来了一段充满黑色幽默的惊悚旅程,对于友谊、爱情和生命,都小有涉掠,达到警世的效果。它没有日式恐怖惯用的空间压力,没有西方恐怖的血腥暴力,却为港产鬼片带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见鬼十法
电影中所谓的离奇见鬼方法,涉及了借阴人眼、怨妇见鬼、杯仙游戏、路口敲碗、猫捉迷藏、双眼涂泥、低头倒看、午夜梳头、屋内打伞、假办法事等。这些搜罗自古今中外传说中的灵异之术,带有强烈的游戏感,充分利用并且极大地刺激了青少年对于神秘世界的猎奇心理。正是基于这些神秘的暗示和诱导,“见鬼十法”从民间走上了银幕,又从银幕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自此,部分对灵异世界有着偏执狂热的人士不但想尽办法去尝试这些见鬼招数,甚至还臆造出了“防见鬼十法”,煞有其事地将鬼和见鬼的话题引入了社会讨论范畴。在这里要对大家说,电影只是用艺术的手法,戏说性地展示了一些传说中的怪谈秘术,看看便罢,切不可当真,也不要模仿。蒲松龄老先生听了、写了那么多鬼狐精怪的动人故事,也没能超脱凡尘,得遇邪灵异类,更何况你我呢!
相关链接:《女高怪谈》系列(韩国)、《中国十大邪术》(中国香港)、《见鬼》(中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