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胆小鬼恐怖原创文学 |
作者:郑辉
每个人的精神需求都是多方面的,阅读就是其中之一。人们看恐怖小说,在紧张之后,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势必对因工作、生活压力而紧绷着的神经起到一个调节效用。此外,恐怖小说还能满足人们对探索未知事物的潜层心理需求。
短篇恐怖小说我看得不多,6月份的《胆小鬼》杂志倒是让我一饱眼福,一气呵成读了下来。率先进入眼球的是小妖尤尤的封面故事,叙述语言轻松、明快,没有刻意渲染的气氛,也没有浓浓血腥的杀戮,在两个小报摊老板的明争暗斗下徐徐展开故事,尽管是命题作文,尽管文章篇幅不长,读来却意味十足,更有着几分对小人物、草根阶层的悲悯,及命运的关注,确实难能可贵。
周德东的新作《嘘,我在你身上》既有环环相扣的故事性又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小说情节紧凑,没有任何水分。爱情,是贯穿该小说的最大关键词。与朋友谈起这篇小说时,我用了“鬼心人面”一词形容,从汪荀、扈娇、华岚到王小菲、王小菲的母亲等人,无一人称得上是好人,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怀有鬼胎。因为爱,有了凶杀;因为爱,有了利用……爱是无情的,爱也是有毒的,一旦爱情失去了纯洁、失去了真诚,势必衍变成绵绵不绝的恨,还有报复。人们经常追求爱、快乐等幸福感觉,可这些东西并不是可以轻易地、陆陆续续地获得。吃了蛋糕之后,喝橙汁便会甜腻,这甜腻的嘴巴吃上辣椒将会如何?那便会觉得橙汁才是好喝的。如要满足少许的甜味,辣味和苦味是必须的;如要从生活中取得种种幸福,就需要有恐惧、紧张、痛苦等非幸福感觉。这样也好,那样也好,但是非幸福感觉并不容易克制,一旦生活中出现背叛、失意、挫折,就好像吃到爆辣的朝天椒,喝果汁早已无法满足,弄得不好还得住医院。那样的人会怎样?捣乱、生气,还是发狂?不管怎样,他(她)的内心已经被破坏欲支配了,不再有爱,不再有幸福,有的就是恨和报复,还有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之恶。
先前拜访过成刚的博客,知道他写短篇作品数量不多,下笔极其慎重。《你的死亡如此多情》当属这期《胆小鬼》杂志中比较出众的一篇,这不是个错综复杂的恐怖悬疑小说,却需要你抽丝剥茧努力寻出真相。“丁岩喜欢上了凌燕,所以决定去杀人。”小说从开篇便狠狠抓住了读者的心,再仔细读下来,成刚的文字功底确实显而易见,谨密、耐读,着力于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描写,从而酝酿出一种悬念的气氛,而悬念本身就具备恐怖的成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浑然天成的。假若将恐怖小说划分为心理性恐怖与神秘性恐怖两类,我想,《你的死亡如此多情》必定属于心理性恐怖的小说。这类作品有个显著特点,作者会制造出种种诡异,让整个故事变得惊悚万分甚至匪夷所思,让读者们迫不及待地跟随作者探索真相,而最终的收尾,都是一个可以用常理加以解释的结局。直至结尾时,丁岩的死亡终于实现了他的目的,他的死亡让女警察凌燕泪流满面,也帮助凌燕抓住了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与其说丁岩的死回归正义感,倒不如说他的死多情而狡猾。
七根胡的长篇小说《菩提美人》、《黑鹅毛》我都读过,印象尤其深刻,作品里所表现的人性、揭示的生活面及神秘氛围的营造都是与众不同的。《十点十一分》是我读过的七根胡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情节迷离、曲折,贯穿始终的惊人悬念将读者领进了一个犹如博尔赫斯笔下的镜子迷宫,难以分辨真假,难以分辨善伪。不过,《十点十一分》也有明显的缺点。一般而言,写小说固然需要故事巧妙,让人猜不到谜底,可是《十点十一分》纵使千回百转,仍掩饰不住立意上的过于灰暗以及语言上的不够精炼。
《雪人妖怪》、《伥鬼》、《黑色的铁盒》、《指甲》都是颇为不错的作品。《雪人妖怪》虽不复杂,人物形象倒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哑巴的纯真、善良让人过目难忘;《伥鬼》、《黑色的铁盒》讲述的都是变态嗜血人格的作祟,一个紧接一个的谋杀与报复;《指甲》讲述的也是个有毒的爱情……
现代都市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窥探别人的生活,也被别人窥探。“好奇”与“欲望”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蔓延,在他们所不知道的时刻,在他们看不见、触不着的阴暗角落,正在逐渐地膨胀,把他们引去了未知的方向……6月份《胆小鬼》杂志,从《嘘,我在你身上》到《指甲》,形形色色的恐怖事件,源头是人心的险恶,人心才是恶之花——通过一个个爱情的背叛、病态的心理及离奇的死亡,不仅让读者看到了“鬼心人面”的本性究其原因那是人的内心的恐惧、不安、怀疑所促成的,更加让读者感觉到自己触手可及的、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原来杀机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