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黄相间的画笔[5-7部分]

(2007-03-20 17:07:52)
分类: 域外精品

                           

  筷山餐饮店的老板岛本和彦是中杉勇一是好朋友。
  中杉把自己关在山里的画室,这样的事情一年只有一两次,每次的时间顶多一个月而己。这个期间,岛本每隔一天就用汽车送些食品和日用品给中杉,并且陪他聊一会儿。
  中杉的尸体于第二天上午被岛本发现。这时中杉死亡还没有满一天。
  “这件事情令我震惊……”岛本虽然这样说,但也表示就以中杉的个性而言,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料到。
  “我只恨自己没有多用点心来安慰他和鼓励他。他是个很怕寂寞的人,却偏偏在那么寂寞的山里搭建画室,好像要和自己过意不去似的……实际上,他的求生意志非常薄弱,而且他对什么事情都非常看得开。对事情看得太开,有时候是一种致命缺点。”这位善良的餐饮店老板似乎因好友的横死受到相当大的震撼。
  死者的一名同行朋友如此说道:“中杉好像刻意回避我们。其实,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只是总做一些令人不解的事。他的人生一直都被阴影笼罩着。他有过一次自杀未遂的经验,那是大约七年前,自杀的方法是服用安眠药……后来他就绝少和我们来往了。”
  “他为什么想要自杀呢?”
  在刑警的逼问下,和中杉年纪相仿的这位画家支吾着继续说道:“这……我不想说故人的坏话……只是……听说中杉在画己故的某名画家的赝作……我想他一定是受到某些画商的怂恿,才干这种事情的。他的动机在于想赚一些钱,可是,后来受到良心的谴责,才企图自杀的吧?”
  背负着阴影,何况还有自杀末遂的经验……那么,他终究还是会走上自杀之路的——了解他的朋友们都这样说。
  依本人的个性和现场的状况来看,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中杉是自杀身亡的。然而,遗书中的一些字句实在令人不解。
  第一,遗书中写着在M银行的K分行还有一些存款,而实际上中杉勇一在这家银行没有户头;中杉的来往银行只有S银行一家而已,这儿确实有他的50万元存款。
  “奇怪!中杉会把银行名称写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他有许多家来往银行,一时混淆不清,这或许有可能,但我知道这20年来,他来往的银行只有S银行,这是我当介绍人开的户头,所以我当然清楚。他在理财方面可以说一点概念都没有,税金以及其有关金钱方面的事情都是我帮他处理的。”岛本说完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更奇怪的是“请和户田真纪子小姐核对”这一句话。
  依据岛本所说,户田真纪子过去确实和中杉有过同居关系,但由于中杉七年前的自杀未遂,两人已断然分手,以后再也没有来往。
“会不会面临自杀,精神有些错乱?把20年来惟一来往的银行的名字搞错,还在错觉中以为七年前的同居生活还在继续,所以要人找这个女人为他处理身后事……”
  尽管警局中大部分人都持这样的态度,但有一个人却表示怀疑。
 “这封遗书的文字和文章写得有条不紊,哪像是出自精神错乱者的手笔呢?”侦查一科的岩本警部这样说,“我能了解死者当时的心情。莫非他是希望这个女人来参加他的葬礼?既然在遗书上被提到,她难免会被警察请来吧?这封遗书上另外也有迂回的表现方式,看样子,这个姓中杉的人好像是喜欢用拐弯抹角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弄错银行的名字,这一点该怎么解释呢?”
  “这我不知道。如果硬要说出理由,可能是想让人对这封遗书产生怀疑吧?不过,好像没有这样的必要嘛。”岩本警部摇摇头说。
  遗书应该受到尊重,于是办案人员决定和户田真纪子取得联系。
  由于遗书上有“冈山的一所学校”这么一句话,因此向冈山县警局申请调查,很快就查明她的所在了。供职于冈山县乡下一所中学的她,和中杉勇一分手后,迄今仍过着单身的生活。


                           

  由于中杉是个性情孤独的人,因此,他的葬礼由好友岛本出面,在彼山的一所小寺庙举行。
  户田真纪子也从冈山赶来参加。上香完毕后,她对着岩本警部问道:“遗书上提起我的名字,这是真的吗?”
  在她来之前,冈山县警局的人已把大致的情形告诉过她了。
  “这是真的,你要不要看一下呢?这封遗书因为不是留给特定的某个人,所以暂时由岛本先生保管。”岩本回答说。
  “请让我看一下。”
  葬仪完毕后,真纪子在岩本警部的陪同下来到岛本家。岛本还在寺里没有回来,守店的太太将这封遗书拿了出来。
  真纪子读完遗书后,已变成了泪人。
  “这封遗书虽然没有指名要留给谁,在我看来,好像是专为我而写的。”她呜咽着说。
  “噢……”岩本警部含糊地应声说。女人都喜欢多愁善感,岩本这样想。
“我这么说,是因为上面的一行字只有我看得懂。”她说。
  “只有你一个人看得懂?”岩本急切地问。
“是的,就是‘红黄相间的画笔’这行字……”
  “这不是……”岩本警部想起在自杀现场的书桌上看到的一支笔杆颜色确实有点特殊的画笔。   下面是户田真纪子的叙述内容:
  中杉勇一是个挥霍成性的人,和她同居五年来一直沉迷于“竞轮”(日本盛行的以自行车比赛而进行的赌博),因此,他有再多的钱也不够用。于是他在一些黑心画商的怂恿下,着手画一些已故名画家的赝作。
  真纪子算来也是一名画家,当然反对中杉做这种违背良心的勾当,为此,两人不知吵了多少次。
  中杉这样认为:一些庸俗的有钱人一味崇拜有名人物。赚这种人的钱,良心还有受到谴责的必要吗?
  真纪子却认为:你这样会欺骗后代的人,因为你的赝作太逼真了。这种鱼目混珠的作为,当然是不为世人所容许的。
  中杉对她的责难不以为意:不,我的作为不会使后世的美术家发生混乱的。我对自己完成的赝作都留下记号,所以不会发生鱼目混珠的事情。
  你留下什么样的记号呢?——真纪子诧异道。
  以后对美术品的鉴定会趋向于采用科学手法,这是一定的,比如X光。有些物质容易吸收X光,而有些物质则不然。照胃部X光照片时,医生不是要让病人先喝下硫酸钡吗?这个目的是在加强吸收X光。我就是利用这种原子序较高的元素配了一种独特的造影剂,而用这样的造影剂在我的赝作上写出“此为赝作”四个大字的。这种造影剂是一种黏液东西,它本身没有颜色,所以涂在画布上时,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用X光透视才看得见。

  赝作上有这样的记号,当然不会有人买,所以这是一个秘密。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除他本人以外,只有户田真纪子一人。
  “用造影剂写文字时,他就是使用红黄相间的画笔的。这支画笔绝不用来画画,以此为惟一的用途。所以我说,遗书上‘红黄相间的画笔’这个字眼的意思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真纪子说完就垂下了眼睛。

                           

  “后来他还在使用这支红黄相间的画笔吗?”岩本警部问道。他对真纪子的叙述非常兴奋。
  “是的,他仍然使用这支画笔,也就是说,他依然在干赝作的勾当。把这支笔扔掉——我不知道求过他多少次了,而他始终不听我的劝告,我们就是因此而分手的……您是说那次的自杀未遂吗?我知道那只是他演的一出戏而已。他想用这个方法来挽回我的心,但我还是毅然和他分手了。”真纪子用手帕按住眼睛,默视片刻后又说,“我弃他而去,莫非他是存心用这一点来使我难堪?”
  “应该不是吧。”岩本以安慰的口气说。
  “不然他为什么写一些我看不懂的事情呢?遗书上面把我的名字写出来,我和他七年未见,他后来欠什么人多少钱,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实在被搞糊涂了,他到底想说什么呢?”真纪子说。
  岩本警部越来越相信写这封遗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要让真纪子看到。但要让真纪子看到遗书的用意是什么呢?这一点,岩本和她同样有如坠入云里雾中。
  “啊……”岩本突然想起一件事而大喊一声。
  联想到写错银行名称这一件事,这里一定有什么玄虚。中杉写遗书时,一定是为了某种目的才这么做的!
  希望有人对这件事情产生怀疑!中杉所盼望的正是这一点!他要人们对他的自杀产生怀疑!
  红黄相间的画笔——中杉在遗书中写出户田真纪子的名字,不就是想要警察当局把她找来,向她询问这个名词所指的意义吗?
  岩本突然站起来,这幅画中难道有什么秘密?

  傍晚时分送来的报告书令他目瞪口呆。
  这幅画经由X光扫描结果,发现天空部分竟然出现了用罗马拼音字写成的一段文字:
  枯松旁——有埋尸——凶手川崎脸颊上有疤痕——帮凶三岛——村井。我因目击而被杀害,  非自杀。文后有用阿伯字写的日期和时刻,并留有中杉的签名。
  警察人员立刻出动,将小木屋附近仔细搜查后,终于从枯松后面的泥土里挖出一具尸体来。至此,所有的疑团迎刃而解。
  冢本帮的老大川崎脸颊上确实有疤痕。三岛和村井这两名唆罗也是有前科的家伙。
  被带到警署的川崎态度蛮横,他说:“你们有什么证据抓人……什么?杀人罪……开玩笑!我已经很久没有杀人了!”
  “被杀害的是高田,尸体已经挖出来了。这件事情是在你的指挥之下干的,帮凶是村井和三岛。算你们狠,这具尸体实在是惨不忍睹。”
  川崎还想狡辩,扭着嘴巴汕笑着说:“你们有证人吗?什么时间发生的案件?”
  “当时有个目击者,我们有目击者的证言!”
  “是怎样的人呢?”一抹不安的表情掠过川崎的脸上。
  “是住在附近的一位画家……”
  “什么?他不是上吊……”川崎说到这里时“啊”地一声掩住了自己的嘴巴,但为时已晚。
  “我们并没有告诉你这是什么人呀!你怎么知道有人在现场附近的画室里上吊自杀呢?”岩本警部逼视着川崎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