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着力即差

(2010-04-21 23:02:19)
标签:

苏轼

着力即差

杨朱

学道

老子

杂谈

分类: 浮生六记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时年六十五岁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常州。由于一路颠簸,加上天气炎热又多吃了些凉食,结果出现腹泻。七月初五后,才稍感好转,不料初十四后病情急转直下。十八那日,自感已经不久人世的苏轼把儿子们叫到床头,“吾生无恶,死必不坠。至时,慎毋哭泣,让我坦然化去。”

 

    至二十八日,苏轼已至弥留之际,听力、视力明显下降。他的好友和尚维琳在他耳边大声说,“端明【1】勿忘西方。”苏轼答曰:“西方不是没有,但个里着力不得。”另一好友钱世雄也在其耳畔大声道:“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苏复答曰:“着力即差。” 钱再问时他已不答。长子苏迈趋前询问后事,苏轼已溘然而逝。

 

    “着力即差”,用力了反而更差。苏轼信佛,他的小妾朝云也信佛,然而临终前,和尚让他一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他却反其道而行,不刻意地寻求解脱,结果反而真解脱了。

 

    《庄子·杂篇·寓言》里有个杨朱学道的故事,可能也会对我们有些启发。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雎雎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杨朱学道之前,大家都对他很客气,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也给他让座。学成后,大家都不再对他客气了,甚至开始和他抢座位了。就像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说的那样,“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机心已去,众人更有何复相疑耶?

 

    此非真无为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不刻意地去追求某些境界,才是接近真境界的门径。

 

【1】苏轼被贬谪前曾任“端明殿大学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