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毛边90:《毛毛》的时间银行


标签:
半夏随笔米切尔·恩德菲利普·罗斯《毛毛》时间银行安房直子 |
《毛毛》的时间银行
这个冬天,本不想读啥子,不想写啥子的,但冬天通常百无聊赖,打破惯性的生活总得用什么来填充,我开始读童话。
童话适合冬天读,向着火或早早地钻进电热毯烘热了的被窝里捧读。冬天里,我的大脑呈两种状态,要不异常清醒,要不就是冻僵了拧不清。从前我就在秋天开个头,在长长的冬季进入长篇小说的内部撒欢,现在不写了,慒懂着发呆着。但很快我发现这种大脑状态适合读一些幻想童话性质的作品。
从前读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时,认为后人写童话很难再有他那样的高度,一篇《小王子》孩子爱读成人也爱读。近日读了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毛毛》《光屁股的大犀牛》等等以及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遥远的野玫瑰村》等等作品后,内心忽地干净宁静了好多,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幻想的心象——仿佛内心里忽然码起一垛干草来,它们散发着麦秸稻秆般的草香,暖烘烘的,我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在上面打打滚什么的,倘若有一塘火,一捆一捆地燃烧这些草茎,它们会直接燃烧成蓝色的火焰,不冒出炝人的烟。
一个理发匠原本快乐地在一条街上给人们理发刮胡子,每有客人来,他都要跟客人扯些闲话,很快乐。可是有一天他意识到天天在理发剪一成不变的“嚓嚓”声中度过太无聊了,当度过此生时是不是像从未来过这个世界呢?他的心情从此变得越来越灰暗郁闷,这天他要关门时忽然进来一个客人,理发匠不大开心地准备给客人服务时才发现客人是个秃子。那个秃子说,我不要服务,但我知道你要在我们的时间银行开个户头!理发匠惊讶不已。那个时间银行的经理人于是精确到秒地给理发匠算出了他活到理想的70岁时一共还有多少亿秒可活。
时间银行的经理叫灰先生,他对理发匠说,你若想成为一个体面的精英你就得学会节省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得一分一秒地节省。灰先生给理发匠开出的节省时间清单是:原本服务一个客人是30分钟,现在若不跟客人说闲话,20分钟就能搞定,省10分钟,600秒呢;原本你每天陪伴老母亲一小时的时间也完全可以省出来,你看你跟她说的话她听不明白,她给你说的话你又听不进去,这不是太浪费了么?3600秒啊!你每天花半小时给那个你喜欢的残疾姑娘送一朵花的时间也可省出来啊,省1800秒!你每周看一场电影的时间也可省出来,与老朋友约会吃饭闲聊的时间也可节省出来的,这些节省出来的时间,你看看,你还有28年要活,加在一起有几亿秒了啊,多么宝贵的时间!
灰先生走了,理发匠从此照时间银行经理的话开始他的节省时间计划并开始实施,他把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去了,也不再给那个姑娘送花了,电影不看了,朋友聚会全都取消了。可是理发匠却发现他的时间尽管大把大把地节省出来了,他却越来越不快乐,他不知道他的时间去哪了,但时间却似乎并没停下脚步,还在无情地流逝,他甚至觉得睡觉做梦都是罪过了……
时间就是生命,没错。但生命存在于心中,并不在时间里。
也许你越是像理发匠那样节省时间,你越是发现你拥有的越来越少。
可别说,我都早过了不惑之年而快知天命了,我这也才刚刚从米切尔·恩德的《毛毛》里悟出这么个道理来。
老父亲状态不好,彻底成了一个“婴儿”,我妈说,人一生小两回大一回,父亲正在他的第二回小里。一个朋友推荐我读菲利普·罗斯的《遗产》,这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罗斯的非虚构作品,他在中年时获知耄耋之年的父亲患了脑瘤后便放下手里的一切,陪伴父亲直陪到父亲去逝,《遗产》记录的便是这个过程。陌生的父亲不可理喻的父亲,挚爱的父亲难以割舍的情感,人性的复杂直截了当地呈现出来。感同身受,这本书不仅仅抚慰了我,还给我启示,我若也写这样一部作品,我能写到什么程度?能沉下去么?能再升起来么?我是否可以面对人性的种种不堪?掩卷,我悲伤地发现我做不到。
菲利普的作品只读过这一本《遗产》,这是一本献给生者和逝者的书。算了一算,岁月催人老,菲利普·罗斯现在也进入了耄耋之年,他的孩子面临同样的问题么?
安房直子的作品昨天读了很短的一篇,只三千多字,一部美好的幻想小说《狐狸的窗户》,读完,我站到窗前看了看外面,后来我出了门在办公区的走道上,在宽大的玻窗前站了一下,我看见了昆明城的一部分以及远方“北走蜿蜒”的长虫山,以及青天,以及青天之上的白云朵朵。
那天我站在这匹马身边好一会儿,我竖着耳朵听它啃地皮的声音,听着听着我快乐起来,你听过马啃草的声音么?
那夜很冷,我却在天黑后出去散步,堤上风太大,我在堤下走,几无行人的清寂冷漠里,我看见我一个人看见的风景。
火与光有了,就暖了。
看见了大观楼长联里“北走蜿蜒”的长虫山,下过雨雪,世界干净。
周末,这样的云又出现了,它一路引我回家。
我看见它,它看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