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空倒错制造的终极绝望

(2013-07-25 17:47:57)
标签:

半夏阅读

阿根廷

卡萨雷斯

莫雷尔的发明

文学

时空倒错制造的终极绝望
身处暗处方可洞明……

时空倒错制造的终极绝望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记

 

昨夜读完阿根廷作家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的小说《莫雷尔的发明》,叹卡萨雷斯的才华!这朵奇葩!

在阅读经验里,有的作家的作品不是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有些作家习惯于把作品立得住脚的铺垫令人信服地编织好,才会让你安静地水到渠成地潜入他为你营造的虚构的世界里去,读这本书就是这样。

对一下子进入不了的书,我的个人经验是采取读出声来的笨办法读它,果然我钻进了他的世界,最终被卡萨雷斯的才华慑服。

我不读它,就是对为这本书亲自写序的博尔赫斯的不屑,博尔赫斯的英名在那里摆着,老博说这小说是“完美的”,他极尽夸奖之能事的推荐,我想不像拿了红包吃人嘴短的人说的话。

卡萨雷斯26岁完成这个了不起的作品,那是1940的事。卡萨雷斯从小博览群书,他的科学素养准备足够。这书我来读是读对了,本人具备的科学素养常识让我成为了这本书的知音。

七十年前作者便从科学家到现在都在追求研究的全息理念里幻想出生命灵魂的复制机来,让一个犯了事的逃亡者可望不可及地爱上一个或许已不在人世间的女人。逃亡者爱上的女人每天都在下午日头偏西时分到孤岛的岩石上面大海而坐,直至看着太阳消隐在海平面后离开。逃亡者疯狂地爱上了风情万种的她。他每天都悄悄地去守望她,偷窥她,最终不顾自己是通辑逃犯的身份勇敢地去她面前表白。那个美丽性感的女人却始终一副漠然的样子,好像一直没注意到他,这令自卑的求爱者无比绝望,为讨好她,他想尽一切办法,为她专门修造花园,在那个花园里种上了他从别处移植来的各种鲜花,想引起她对他的注意,而她却视而不见……

原来,逃亡者天天看见的仅只是一个叫莫雷尔的人发明的灵魂复制机留下的全息影像,不断重现的画面。逃亡者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绝望之时他试图掌握这个遗弃在孤岛上的复杂机器,通过潮汐发电,让那机器运转起来,他终于明白他的现在与那个女人所处的时空是倒错的。这个奇幻的发明直接造成了小说里求爱者不能与被爱者沟通交流的绝望感,这种绝望感在小说的后半部揪扯我心,我深陷在作家虚构的世界以及小说里幻想的神奇发明制造的双重虚幻里,但我却有了现实的真真切切的忧伤。

这小说的内核我认为作者在作品里用一句概括了——"我用我的死陪伴你"。孤岛逃亡者爱着的那个女人与他在不同的时空里,这爱的绝望者突然意识到,他这样是生不如死,不如借遗弃在孤岛上的莫雷尔发明的这个机器,也把自己的灵魂影像复制吧,只为与所爱者在同一时空相遇!作者对生命的表述有一处让我悚然,他表达了下面的意思:肉体或许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永远是信息是灵魂。

卡萨雷斯是作家里的幻想家思想家,我认为他是人类终极问题的追问者探究者,他的追问产生了这部将对未来都有意义的作品。

对不起,我认为没有一定科学素养准备的读者是很难对此小说理解深透的,是不能完全懂得这小说之奥妙的,所以我昨天在读它时有自得感,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世间徜有造物主的话他就是用短暂的个体生命在延续群体生命,通过遗传基因这个载体在完成无穷尽的信息传递。灵魂的存在比肉体重要,逝去的是个体的生命,人类一代一代生生不已只是在延续人类这个群体的灵魂,只在传承一个群体的精神。

昨天读此书时,忽然想起去前年看过的一部电影《盗梦空间》来,我认为编剧一定是从他这里获得灵感的!全息时空的倒错。

时间相同,空间有距的爱情都令人忧伤,这时空倒错里的爱而不能,便是终极绝望了,人类避免不了这无穷无尽的忧伤。

这本小说读了三分之一后我放下它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等我再重新拿起它后便一口气读它到凌晨3点48分,读完为止。

一个也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说,美洲文学经典与美洲足球一样,决无弱旅。

我现在是被窗外的该死的割草机吵醒,脑壳子疼,我还想睡……但睡不着,于是躺在床上抱着IPAD写下这些读《莫雷尔的发明》的张狂的混乱的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