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听觉触觉里的寒山寺


标签:
苏州寒山寺钟声枫桥夜泊清凉界清音 |
视觉听觉触觉里的寒山寺
在苏州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安排的,下午坐动车离开苏州,朋友苏檀说中午到她家吃饭。累了苏檀四天,我说上午我自个到寒山寺去看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十八个字组合构成的永恒招引着我。
张继死了千年,《枫桥夜泊》不朽。到了寒山寺,你处处听人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你只唱毛宁涛声依旧里的“千年风霜”。
普明塔院的烟火旺得燎人,清凉界里的游人穿梭如织,江村枫桥踩在脚下心情已不古,十元钱买来的三记钟声我敲得不够向彻,“时闻清音”扁额的提醒倒是令我屏蔽了凡俗几分钟,仰头读了乾隆帝题书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次,然后与这个千年名寺郑重告别!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桥在水也流,人只是过客。唯诗唯歌,依旧流传。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梁时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到唐贞观年间,浙江天抬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来到这里住持,改名“寒山寺”。
力气太小,钟声敲得不够响彻,我本希望那钟声传得悠扬深远……
看钟楼里这钟上的榫铆斗拱藻井就感叹中国古式建筑艺术的伟大
依靠这大鼎,自是安稳
乾隆帝题书的心经
各霸一字,大家互为背景
请看这古屋脊上的四个字——国泰民安,这是后来弄上去的,还是古已有之?
名人书法家政客都有题写《枫桥夜泊》一诗的,还是启功的这个字好,不乱。
正法久住,游客如织,法相倒是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