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2012-03-22 16:58:54)
标签:

半夏

随笔

滇西

昌宁

田房

农业

农耕文明

田园

守望

杂谈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遥想当年杨慎开罪皇上被贬,来到蛮荒之地的云南时,是带着对云南的恐惧感而来的,因为《三国》里的孔明来七擒蛮汉孟获时说云南实在是太落后了,简直就是不毛之地呐。

不毛之地,说的就是不长五谷的地方,不长五谷的地方是没有农耕文明的地方,是被中原文化被发达先进地区的人所不屑的。至于后来杨慎真到了云南发现这儿完全是一片乐土时,他除了得以山高皇帝远地避开宫廷官府里的尔虞我诈之外,偷着乐时,又编造了“云南十八怪”来吓外省人,什么“鸡蛋用草拴着卖”“蚂蚱当了下酒菜”“竹筒能当水烟袋”“老太爬山比猴快”。

来到云南,杨状元发现,云南实乃得天独厚,风调雨顺,草木茂盛,飞禽走兽全都很乐活的天堂啊,就算没有个农耕文明,又咋的?没听云南土著民说的,种什么菜?不需要!房前屋后走一转掐点草木的嫩尖,竹林里擗两桩嫩笋,树林里用蛛网粘几只蝉来,箐沟里捉两只石蹦(牛蛙),山溪里翻开大石头拾两只土虾来,便有了下饭吃的菜。“一绿就是菜,一动就是肉”说的就这个啊。

呵呵,以上文字其实是自夸云南的自然风物风情了,难道云南真的没有农耕文明?当然不是!摄影家们拍摄的大地雕塑作品——声名远播的哈尼山寨的元阳梯田风光,就是响当当的旁证。

三月初回老家昌宁,由澜沧江底走山路一路向上爬坡时,在一丘丘一埂埂,坡度在六七十度以上的陡峭梯田间,第一次遇见了这样一间房屋。它远离村寨,周围团转不见别的屋舍,它独立这坡田间,孤零零一间不大的屋,它没围墙没栅栏不成院。

进去一看,独一间屋却五脏六腑麻雀俱全,有火塘有茶壶有砧板有铜锣锅有米有菜有供人歇息的床。

屋子其实上下两层,依高出的田坎一面建架在上,下层围搭建成牛的圈舍。往里瞅干活儿的两只水牛关在圈舍里。屋里有一中年汉子,见远方来了客人,屋前芭蕉树上弯刀砍下一串香甜的熟透了的芭蕉,一个劲请我们吃。

天一直下着小雨,一路上山来,衣服早已湿透,疲累不堪的我们都想往里钻,找个坐处,却屋小容不下几个人。干脆拿着相机围着这屋打探了一圈。屋里的人说,这是他们这个寨子五六家人凑合着盖的一间田房。因为他们大家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是这样子的分布在陡坡上的梯田。上上下下出门劳作,坡坡坎坎的,人走起来费力,牛走起来费力,那犁铧锄头扛在肩上就更重了。有了田房,好办了,那粪筐不必要天天挑回家去,出工时又挑回来。田地挨在一起的几家人便好说好商量打伙在这里盖间田房,省去很多劳伤筋骨的事。

牛关在屋下面,积的粪肥打伙一起使,犁铧收工后放来这里搁着,泡田插秧守水霸田时,打伙轮流派个人这里守着,大家都省事省力。有了田房,劳作间歇,肚子饿了不必跑远路回家升火做饭吃,遇上风雨天,田间地头的人们有了避风挡雨歇脚处,火塘边坐下,烧水泡茶,谝谝闲话,盘盘是非。先人祖宗说过的道理,农事的技巧,也就在谝闲话交流时传下来了。吃饱喝足之后额外便可想些愉悦的事情,唱唱山调子。有苦水倒出来泄掉,喜兴事显摆出来大家议议,脑瓜子聪明能说会道的人再续编些新的段子出来。

 

田房,原来是这样一种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劳作工效、省时省力的合作生产方式的承载点交汇处。果真,在平坝处的确不曾见过这样的田房啊。平坝处家家户户走宽展的平路,收工时各自吆喝着自家的牛回家,农具也各回各家去休息。

镜头一再捕捉着轻雨中青山的秀色,这山区坡田的风光,伫足远眺,眼前跳出白居易《观刈麦》诗描述的情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田房,是山地农耕文化里和谐友善的文明,是顺天应命因地制宜的合作,是守望田园辛勤劳作后歇息的一个据点。

田房里出出进进的农人岁岁年年只盼着老天爷和和气气,风调雨顺,降下福瑞。

田房在山区坡地上独立的姿态,是独念稼穑的一曲田园牧歌。

田房这样的人和环境,让农人们对秋天的丰收寄予了守望的全部意义。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守望田园,这窗口也是生活的操作台,烧饭的铜锣锅在风中晃荡成风铃?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牛牛在下面,下着雨,今天不劳作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坡坎高处的那屋才是山民的居家屋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田房外的烧柴上长了“树舌”——灵芝一类的东西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攀枝花(木棉)树下,对面山间的白点,也是一幢田房


滇西昌宁行之四:田房,独念稼穑的守望
外衣小棉袄早已在轻雨中透湿,想起通海秀山上的一句著名回联的上句:秀山轻雨青山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