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2011-10-12 17:37:25)
标签:

杂谈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在帕秋寨与纺麻线的佤族大妈合了个影。帕秋的佤族妇女服饰是最独特的,她们都抽烟。2005年4月中旬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按:以下链接我六年前写在那本叫《到沧源燃烧激情》的特刊上的卷首语,再次管窥佤民族的独特风情——

红·绿

红色:佤族至今还保留着鲜明的红色崇拜文化,红色是佤族服装中最重要的主色。在大山深处的帕秋,灰黑的村寨茅屋间,我看到佤族妇女晾晒的红色土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片血色精灵来到人间。佤族先民们用红色的赤铁矿粉拌牛血做颜料在悬崖峭壁间画出日常生活的全部,那没有褪去的红色已经历三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家家户户房屋中心那堂火、打歌场上的熊熊烈焰是红色的,那是另一种热度!佤族人认为火是力量的源泉,火是神圣的,因而火的颜色也是崇高的,村寨里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资格把火一样的红色视为神圣之物缠于头上,以显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佤民族炽热的情感爱恋、飞腾般的幻想、狂热的歌舞与执著于这片热土有关,与红色有关,因为红色是生命的血液中流淌的颜色!

绿色:进入沧源境内,小黑江峡谷两岸,莽莽无边的原始森林碧绿苍翠。山区,茶园一层一层把山地立体雕塑;坝区,绿油油的秧苗把大地着色。南滚河的密林里珍禽异兽出没,孔雀大象穿梭。陡岩刀砍斧劈,溶洞迷宫成群。董棕林、野芭蕉林、野生古茶树林、榕树林在丹霞地貌的十里长廊峡谷在大大小小的天坑群里保存着最好的多样性生态群落,丰饶的自然资源让沧源成为世界著名的科考之地,这一切与这里的原始这里的后开发有关,因为绿色是地球上所剩无几的净土最后的证明!

英雄·司岗里

英雄:佤族是英雄的民族,七十多年前发生在阿佤山的班洪抗英之战是最好的诠释,英帝国主义对阿佤山的银矿宝藏垂涎已久。阿佤山十七部落首领为保卫民族利益,剽牛盟誓,共饮鸡血酒,以自己惨重的牺牲在中国近代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司岗里:在沧源在阿佤山,“司岗里”永远是佤族文化的中心母题。关于“司岗里”的传说在整个阿佤山都有流传。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只要有佤族的地方就有,比如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甚至印度等国。佤族在民间传说歌舞打跳中,凡是要表达最深奥的历史和最真挚的情感,言必说“司岗里”。“司岗里”故事是佤族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宗教、军事、历史、文学、艺术等等的传承载体。有专家指出“司岗里”是一部世界上跨越时间最长,反映内容最丰富的史诗,它以讲故事传唱为主。亘古流传不衰的故事正好验证了云南沧源是人类文明发源的一个重要摇篮,是佤族文化之都!

到沧源我们是带着发现的眼光去的,我们要探索诞生人类的圣地——司岗里之秘;人类童年的艺术——崖画之秘;与天对话的神器——木鼓之秘;永不褪色的胎记——黑皮肤之秘;重生的不死草——摸你黑之秘;藏在头发里的爱情——甩发舞之秘;中国最后一个部落——翁丁寨之秘;上葫芦王地的怒吼——英勇不屈之秘;与恐龙共生的活化石——董棕之秘;天外来客的脚印——天坑之秘……

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我深刻悟到:生活在阿佤山的人们活得那么自由自然那么超拔,佤族是参透了生命本真意义的民族。

古老淳厚的民风在沧源何以能如此浓郁?奇异神秘的习俗信仰在沧源何以能绵延不衰?这些疑问你只有走进沧源的怀抱才能找到答案,才能触摸到它更加丰厚的层面。
    到沧源动情民风民俗、到沧源纵情奇山异水、到沧源让激情燃烧!

跟我一起遁到沧源秘境去吧……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公路边拍得的佤寨,远望,像一幢幢美丽的别墅错落点缀在田畴阡陌间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看过崖画,下得山来,林子里的雾气散开,蓝天白云绿芭蕉红屋顶,看着全顺眼,生活有这里的人们不快乐长寿才怪!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崖画峡谷长廊令我想起那本小书《廊桥遗梦》来,画家、摄影家、作家、爱情的爱好者们该在这里诗意栖居一下遁世一下,呵呵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对面是一大片董棕群落,我六年前在里面穿行过,走在林间抬头望,那扶疏的羽状叶冠,那笔直冲天的茎干,美得让人沉醉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这是黄昏时分路边拍到的一株董棕,气质超拔不群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用七彩毛线在织彩裙布的佤族女人,在梭子的来回穿梭里,美丽一寸寸长起来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班考寨子里抽着烟锅的佤族妇女洗了头发,坐在阴凉处,她的女儿在给她染发。远处那位在打电话的帅哥就是罗局,六年前他在大山里的岩帅镇当镇长,给我们组织了一场佤族打跳,那天寨子里的佤族男女在地里干活到天黑,九点来钟才从地里回家烧火做饭吃,待他们吃罢,还得给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打跳表演。我们的采访在夜里一点半才结束,他们却说不累,很高兴,因为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仿是过了一个大节,欢乐不赢呢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看清,这就是政府给每家每户盖的干栏式建筑,那露台最是迷人,唐老板说看我这样爱这地方,她租一套这样的房子给我在这里专心写作,写成的东西她拿去赚钱,也没说如何分成,呵呵,商人与文人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唉,真是想有一套这样的屋,一年里到这儿遁世大半年,接待寻我而来的朋友们,呵呵,美梦,显然可以随便做。王维“山居秋螟”末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咋那么勾引我呢?诗性乱发,东扯西拉,乱谄得两句:半夏随意梦,筑巢引凤来,栖老董棕叶,啜甜甘蔗林……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这小锅盖联系着外面的大世界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顺峡谷一路行,像在画廊里穿行,看不够的美景令我以为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令我遐想无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我和我的兄弟姊妹们在崖画谷天坑景观处合影,他们一个都没有恐高症,我有,看天坑风景我是脚瘫手软地爬在地上朝下看了一小眼,天坑里的生物多样性是珍贵遗存,这次没去。贴一张,别看我这样飞扬,其实心跳得欢,拍完我就闪到离天坑边很远的地方去了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这是六年半前在天坑采访后,大家坐在草地上的合影,左一是县文化馆的包老师(但愿我没记错,记错请原谅)我手挽着的这位是傣族刀哥,是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他停下车来路边给我们刺窠窠里摘野果子黄泡吃,右一这位有个大酒窝的老师姓赵,他就是现如今最具代表性的佤族甩发舞的原创挖掘者,这次听佤族伟哥说他病了,是中风,但愿他早日康复,再给我们跳舞!

遁到沧源秘境崖画谷(2)……
   六年前,佤族帅哥给喝高了的我梳头发,我后来也给他梳了,哈哈,现在就唱那首我定义的佤族小夜曲《月亮升起来》吧……那时我好肥啊,丑,像个女巫,呵呵。半老献丑了,这次到沧源没见到帅哥们,但希望他们一直帅着快乐着幸福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