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毛边27——人民还是需要富贵


标签:
半夏随笔生活的毛边牡丹富贵欢喜春节 |
人民还是需要富贵
牡丹怒放 美仪富贵 新春祥瑞
年前去花市不是买回一盆牡丹吗?那天花市里只有一盆牡丹了,不然我会买两盆,娘家一盆婆家一盆。
那天把花开了几朵、枝头还有花苞的牡丹给婆家送了去,一是婆婆喜欢种花儿,这牡丹若是侍弄得好,明年还可再看花开;二是小姑子带着女儿由重庆回来,她去年离婚了,婆家更需要喜气些才是;三是这艳丽的牡丹花弄回娘家,花冠硕大易引起患海氏症的老父亲之好奇,他可是拈花惹草族,有一年几乎把他散步的那条路上的美人蕉都掐完了,妈在阳台上种的观赏椒、灯笼花一开花一结果他就伸黑手。这牡丹抬回家他一兴趣来,不一朵一朵给我摘得枝头光溜溜的才怪!所以家里就抬回那盆惠兰,惠兰没有那么鲜艳,花冠也小得多,不惹眼。
年三十回婆家,一进门便有股清淡的香袭来,婆婆高兴地说枝头的花苞也全开开了。
果然,那盆牡丹枝头浓艳,大富大贵一团喜气。
掏出相机上下左右一通拍,再拢它到身边狠拍一歇,美其名曰多与富贵沾沾边。
家里收藏有一些旧物,比如老绣片老木雕新瓷旧玉,每每其上都有牡丹花饰,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意味着大富大贵,收藏它们非专门,却总是有缘与它一聚,虽然很多器物只是暂寄我处,但现在它们朝着我来,我当然也是笑纳啊。牡丹到等于富贵临门,哪有牡丹的不要?要!
(注:刚开博时写过一篇〈人民需要富贵〉的文章,时光不管怎样流逝,人民总还是需要富贵。文链在其后。)
“月移花影上栏杆”?现在是下晚的日光投了花影……
一双花苞刚怒放,层层叠叠的新鲜花瓣里藏着两丝金色的花蕊……
这一朵不在枝头挨近根茎悄悄绽放的牡丹怎么看都觉得它娇嫩羞涩……
天色还早,天未全黑,鞭炮声却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火药味里,年夜饭在这串鞭炮炸响后开箸……
黑瓷花盆上绘的牡丹暗哑失色,我竟忘了数数枝头花开几朵,反正开得拥挤开得灿烂……
花开朵朵,各有花枝俏……
链接:
人民需要富贵
2006-05-26 17:36:22
半夏
在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花卉被传统文化赋予了品格,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花文化”,其内涵成为标准之一理所当然,但不是惟一。牡丹倘最终成为PK王,我们应该祝贺。人民偏选“富贵”的美好愿望是盛世的自然选择,知识分子依然可以继续膜拜梅花的品格。这就像是超级女声的冠军是李宇春,不会是张靓颖一样。我作为普通一民众作为普通一知识分子,我想说尊重大众意愿吧,因为人民的确需要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