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2008-07-07 10:38:07)
标签:

杂谈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一枪打了一窝雀

                                        半夏/文

尼克一跺脚一尖叫继而无限委曲地一声哭喊:为什么要整我们云南人?!

尼克爸妈面面相觑。尼克妈听见跑进卧室的尼克恨恨地把拳头砸在床板上,听着儿子那么激动地发咆噪,尼克妈悄悄对老公说:没想到儿子那么匹夫有责,那么关心我们云南的文化事业。尼克爸说:你忘了?两年前他为云南的大厨代明先生没有进入央视厨艺大赛总决赛就哭过一场了?我儿子无比热爱云南,有参与社会公众生活的强烈意识,好样的。

刚刚,央视三套节目上,云南省选送的美声专业组“一窝雀”三人演唱组合出人意料地遭受重创,获得一个低得不可思议的分数。此前,“一窝雀”在团体赛中的成绩名列美声组第一名,夺标呼声很高,云南的媒体近期都以很高的热情期盼着“一窝雀”给云南的父老乡亲衔回胜利的橄榄枝。

本来,尼克一家此前都没怎么看央视的歌唱大赛,只是从各种媒体上获得“一窝雀”的有关消息后才开始关注这个节目。这天晚上,尼克锁定央视一套看《刘铭传》,尼克妈忽然想起三套节目在直播美声唱法决赛,便要调台,尼克霸着遥控器不允:妈妈,你就是该看看历史剧了,弥补一下你的历史知识。尼克妈便哄儿子:不看,你要遗憾死,今天,可以说简直是直播我们云南人夺大奖哩!尼克说:只准看一眼。巧的是,一调台,正好“一窝雀”上场。这一看,尼克也被“一窝雀”的歌声迷住了,尽管尼克一家整体音乐素养不高,但是那歌声和表演悦耳生动,独僻蹊径的原创风格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尼克一家心花怒放,认为这歌曲的立意很好,关注环保——人类世界永远不落伍的一个母题,加上本土极富表现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也揉和得很到位,拿奖,那是探囊取物的事。“一窝雀”唱罢,现场观众的掌声也特别地响,尼克一家三口便踌躇满志地调台看《刘铭传》,哪承想,“一窝雀”最后获得那么低的分数!决赛选手中的倒数第二名。

尼克想不通,尼克爸也晕了头。尼克妈闷想了一下,忽然变得很理性,趁机对尼克进行一番挫折教育:那个现场评委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全国观众对重唱独唱有置疑那是正常的,“一窝雀”得不着大奖,可是她们的名声已经出去了,她们其实很成功。前几年有个民族唱法的歌手李琼在大赛中也没有拿到好名次,可是她的个性及其独特的唱法让她声名大震。大画家毕加索,当他把变形的立体画展示在世人面前时,所有的人都很惶惑:人脸上的五官怎么可以那般错位?那样丑陋?当时的人们认为毕加索简直是个异端,他完全反正统。可是到今天,谁还会认为毕加索首创的立体画派不是一种正统呢?原创者常常都会有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

尼克似懂非懂的。不过他后来说的一句话倒是让尼克妈心惊:这是真正的枪打出头鸟!鸟就是雀!一枪打了“一窝雀”!

“一窝雀”受惊了,尼克这只小小鸟也受伤了。

 

链接1:铁丝搭的喜鹊窝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不久前南京某高层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发现了一个用铁丝筑造的大鸟巢,该铁丝鸟巢已经被工人们暂时搬到了地面上。铁丝鸟巢的出现引来不少居民参观,人们不禁对鸟巢的“浩大工程”大加赞赏。鸟巢宽80多厘米,高度为三四十厘米,整个鸟巢重约25公斤。这个鸟巢除了个头大之外,带给人们更多惊讶的是,整个鸟巢大都是采用钢铁结构筑成,材料由不同粗细的铁丝以及钢筋、自行车车条构成,大大小小的铁丝足有几百根,只有靠近鸟巢中心的位置用了几根树枝铺垫,一段段细碎的铁丝将鸟巢搭建得十分牢固,有人试图用手掰开鸟巢,但没有成功。据施工队负责人讲,鸟巢所处的高层是一座老式居民楼,目前周边这几座楼正在进行旧楼改造,铁丝搭成的鸟巢就在这座有18层高的楼的楼顶上。工人们发现铁丝制鸟巢时,鸟巢内当时并没有鸟,只是周围地面上有一些鸟的羽毛。从鸟的羽毛和这个鸟巢的大小看,工人们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喜鹊巢。

半夏点评:要是那些离巢的喜鹊飞回来时不见了它们的铁窝,它们是不是从此就变成些泪眼婆娑的悲鹊呢?

 

链接2:有人站岗放哨的鸟巢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呵,看吧,又是警犬又是探雷器,这个钢筋水泥的大鸟巢跩了!

《与尼克聊天》系列之7——“一枪打了一窝雀”

嗯,要是全世界的鸟巢都得到人们的呵护尊重就好了……

 

链接3:“一窝雀”歌词

作者:刘晓耕

(瑟瑟哩瑟哩,瑟哩哩所里,瑟瑟哩那瑟,瑟哩为瑟哩,瑟瑟为瑟哩,瑟哩为所里,瑟瑟为那瑟,瑟拉给瑟,瑟拉给瑟,瑟瑟里瑟哩给瑟).
    老树叉叉歇歇脚,大树丫丫做个,一个(妮)雀一个(妮)家,唧唧及喳喳扎,哗啦啦花啦啦,唧唧及喳喳扎,哗啦啦花啦啦,冬天暖来夏天(妮)爽,刮风下雨管不(妮)着,管不(妮)着.
    (一声枪响)
    老鸟哭了,瑟哩里瑟哩里瑟哩里,小鸟死了,瑟哩里瑟哩里瑟哩里.去哪里去哪里? 干什么干什么?去什么去什么?
    砍完(妮)大树(妮)把草(妮)割,砍完(妮)小草把树(妮)拨,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
    彩云南边有窝(妮)雀,一飞飞到十里落,要落要落要落(妮)落……

半夏点评:这首曲子用云南典型的红河州方言唱出来最好听,歌词、旋律、演绎都很美,但是这样得到听众热爱的歌曲,却与专家们的看法相左。可见一种创新的东西出来时是很担风险的,新鲜事物刚出笼时都是颠覆人们神经和惯性思维的,创新不易!现在仍为“一窝雀”抱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