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时兴集体对过去的经典敬礼
半夏
这种现象让我联想到时尚界最近时兴的“复刻”运动(关于“复刻”这个词,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对它有详细阐述,不等同于纯粹的简单的“复制”、“复古”和“翻版”),不时让过去大师们的杰出设计或者经典款型重新展现,在大师总体设计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加上现代的创新,限量制作出来,旨在让现代的人们感觉昔日重来,重拾旧时经典,借以向过往的大师致敬,比如一些顶级品牌包括路易威登、古姿等衣饰的经典纪念版。
现在出版社想出些点子,再挑选一些有功力的作家重新演绎一个著名的神话,我想这是出版社作者读者对经典神话的一种集体的尊敬.前些年导演田壮壮突然重拍费穆导演的经典电影<小城之春>,田壮壮的新版与费的旧版,我都看了,旧版让我更喜欢,黑白电影的忧伤情绪以及女主角内心的独白自然地讲述着一段情感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我们不能说田壮壮拍新版没意义,我觉得正是田壮壮导演为向前辈表示敬意,把旧版《小城之春》推到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央视百家讲坛推出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学术明星时,至少是让观众们对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红楼梦》、《论语》有了新的认识。于丹讲《论语》完全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上站在当下社会老百姓颇多困惑的问题上,由《论语》的某句语录说开去,然后大量地借用现实世界古今中外的一些(多数可以在《读者》《格言》这类杂志上读到)益智故事,语重心长地教大家处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人际关系如何才能圆融,如何人生通达,处处说到人们的心坎上去,骨头是《论语》本身,皮和肉是聪明的于丹对照菜谱调配的佐料或者说是对症下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