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小说)-3
二
中秋节前钟媛跟朋友莫珊到过茶叶批发市场,在医院当护士的莫珊要买礼物送人。莫珊想从妇产科调眼科,眼科的护理工作比妇产科轻松好多,却收入高。医院两年前从首都医科大引进人才,招了一个眼科博士来,这个眼科博士医技精湛,不负众望,挑起了大梁。眼科一下子红火起来,手术排得满满的,眼科医生护士的收入就比别的科高出很多。莫珊正四处活动。
送礼不送烟不送酒送普洱茶正时兴,既时尚又有文化品位,而且好的普洱茶价格不菲,即使不爱喝,可拿它当古董收藏。拿高档普洱茶送人是很体面的。
钟媛成天闲着无事,莫珊要办事时常常逮钟媛的差,何况钟媛有车,可以送她这去那去。
那天,钟媛在李毅出门后生了一会气,可是冲了个淋浴就泄了火。随便收拾了一下,钟媛匆匆出门,她要去茶叶批发市场买茶买茶具,在那里甚至可以买到陆羽的《茶经》以及各种讲茶道茶艺茶具的书。
不久前钟媛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介绍普洱茶的节目:一个头发缨苏齐崭崭、着对襟绣衣的女孩气质高雅地表演茶道,旁边品茶的一圈本地文化名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女孩,瞅他们那样子那牛眼杯里的一小口茶喝起来便回味无穷了。其实,在钟媛看来,那个表演茶艺的女孩容貌太不怎么样了,和自己也是无法PK的,可是她在茶桌前一端坐,举手翘指时,面容眉宇间便有一种好看的韵味,仿佛瞬间就在茶雾的氤氲中变成了美女,她兰花秀指提拎着钢化玻璃的公道杯把透明而呈琥珀色的茶汤一圈敬献下来,那些品茗着的文化人便都受了感染,优雅了几分内敛了几分……
钟媛买回了全套茶具:不锈钢自动电茶壶,两把泡茶的紫砂壶,一个竹制的茶床,简而古朴。茶匙洗杯钳镊子全是竹制的,配一个镂空雕花的方形仿红木花筒,台湾产的钢化玻璃茶海、公道杯、不锈钢茶漏等等。茶共买了两种,一块用棉纸包裹价格三百元的茶饼和一块两千六百元的普洱茶茶砖,为存放这两种茶又买了贮茶的陶罐两种,最后在老板的热情推荐下买了四五本有关普洱茶的书,其中一本是台湾人邓时海写的,老板说此人的书一定要深入研究。
那天一共花了近五千元钱后,钟媛算是在茶商的指导下正式速成为一个新的普洱茶爱好者。
钟媛买了茶及茶具回来后,并未跟李毅说。每天,李毅上班后,钟媛就搬出全部喝茶的家什来,刻苦地按着书上教的程序图示练习起来,不仅是普洱茶的茶书,其它有关茶道的书也一并通看。认真地读进去后,钟媛收获不小,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专注此道,钟媛已渐渐成了一个满腹茶经的品茶人,那泡茶上茶品茶的功夫也像模像样起来,其间她也把昆明城里的好茶馆差不多泡了个遍,到处广采博学。看看人家的饮茶环境,她也得些启发,还跑古玩城淘来了两把古旧的红木圈椅,外加一个红漆面的雕花小方几,那茶床往上一摆,正好!再买了些青花瓷,麻质方格的桌布等等,又腾出原来家里的一个小客厅,钟媛花半天时间就布置出了一个居家的饮茶区域,那环境不亚于任何一个有品位有格调的茶馆。
钟媛把她经营的这个小小茶室一直藏到李毅生日的那一天早晨。
那天,李毅如常起床洗漱停当正要出门,钟媛娇嗲嗲地喊住李毅:亲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你一个礼物。
钟媛把李毅拉到那个几乎就不用,平时都关着门的配给客房的小客厅前,突然打开门。
李毅瞪大了眼睛。
钟媛看到了她要的效果。
李毅把他手里的皮包一扔,紧紧地搂了钟媛一下,然后坐到一把圈椅里去,吩咐到:老婆!上茶,今天我不去公司了。
钟媛心花怒放,她跑进起居室,穿了一件粉紫的锦缎短旗袍,把头用一个银质的发簪绾了,然后像一个古代名伎,端坐在李毅的对面,开始烧水泡茶。
李毅看着老婆,赏心悦目。
细细品着老婆奉上的茶,李毅用手做出一个括眉的举动,问:老婆,你往哪里学来的,今天才在我面前露一手?!
钟媛打断李毅,一板一拍地轻言细语:首先听我给你上两节课。——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凡茶中极品……
李毅会心地微笑,看着突然古典起来的老婆。李毅突然来了灵感,他说:钟媛,亲爱的老婆!我的美人!你是我的朋友们公认的美女,今天我又有一个新发现,你这样的美女可以称作普洱茶型美女——越陈越香啊!
钟媛两颊飞红,娇嗔地撑着,娓娓道来:品茶有“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三看”看的是干茶时茶之形、茶汤之色、泡开后茶之叶形;“三闻”指干闻、热闻、冷闻;“三品”说的是制茶的工艺、滋味、韵味儿;“三回味”讲的是茶汤进口后,舌根的回味,齿颊是否余香以及喉底是否甘甜……
钟媛边说边演示,很专业的一个茶艺老师,从最基本的品茶知识讲起。
钟媛看见李毅专注的眼神,像一个乖顺的孩子,她喜欢他这样。
因茶而雅的钟媛每天都浸润在茶文化中,李毅也支愣着耳朵愿意听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老婆说茶。
钟媛把品茶的感悟一一讲给了李毅,她问过他:那些茶艺小姐会像我这样讲吗?
李毅说:只是程式化地讲点皮毛,她们哪能跟你比?
钟媛一得意,把她喝茶喝出的哲学感悟倒了个干干净净:老公,所谓“茶”者——“草”、“木”中一个“人”字啊,既是草木中人,人就不应该违逆自然!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甘美。”我以为这是在说配合,在讲合作关系。陆羽《茶经》中说泡茶的水最好是山泉活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一点我以为是应合了墨子的源头活水清如许,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到渠成”等大道理。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其实,老公,我这阵子潜心读茶书独自品赏这茶,我自己悟到品茶这个过程是把“金、木、水、火、土”这天地间的“五行”都包涵在内了——金,烧水的器皿古时以铜壶为佳;木,茶就是木啊;水,正是我们要饮啜的回味的东西;火,泡茶的水需要烧,火是提升水的温度,从而以涨水萃取茶之精华;土,泡茶的紫砂壶及盛茶水的杯就是它赋形而成。因而,古人在开门七件事中也没有把茶拉下。饮茶是人生的大事,是通达世界根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会饮茶最终是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
李毅出神入化地听,钟媛灵感四溅地说,她真是愿意一辈子为老公李毅每天泡一壶好茶,然后夫妻对饮,分享人生的恬淡甘美。
李毅后来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到周末他就把不同圈子里的朋友约来家里品茶。公司里那些年轻人也都来过两次了,有一个机灵的小伙子喝着茶,表情羡慕地问自己的老板:李总,我要怎样才能找一个嫂子这样能干漂亮的女人做老婆,厨艺一流茶艺一流?
李毅只是“哈哈”地笑,钟媛听了当然很舒服。
每一次,朋友们来,李毅都好有面子。钟媛那时既是漂亮大方的女主人又是精通茶艺的贤淑女子。
钟媛给自己的茶室还取了个名——“放心斋”。后来“放心斋”越来越有文化的味道,墙壁上挂起了些字画,有一幅字是说茶的一幅对联:
雀舌未沾三月雨,
龙芽先占一枝春。
每个来品茶的人都很快记住了这幅对联,钟媛每每都释义一番,那上好的茶树小雀舌似的嫩尖还没有被雨水淡化,那龙井茶的细芽独占春的枝头……
偏偏有个丈夫生意场上的朋友故意读出了另外的意思,自作聪明地说:有人娶了新媳妇,他人未尝得处女的鲜,被别人先霸占了,啊“雀”舌,“麻雀”的舌啊……
钟媛听了那下三滥的胡言乱语差点翻脸,为了给李毅面子,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