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应该是不陌生,儿时家里有很多关于苏联的童话书----《儿童时代》很多册,里面有太多苏联的故事,还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小人书,我都很喜欢的。尤其是高尔基的三部曲小人书,至今都保留在我的书架里。因此那时的记忆中外国人就只有苏联人一个模式。而真实的形象源于儿时看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的两部电影,当然后来又看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等。所有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精致的,因此莫斯科是我特想去的地方,那儿有我儿时太多的梦。
而当我下了飞机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艰难的出关程序,百平米的大厅里竟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没有排队的栏杆,也没有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没有窗户,没有通风设备,人与人紧挨着,唯恐被别人插队,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我们一队人马被排成一队,与众不同地站在看不出队型的一群人身后,如同一条大鱼在甩子,接我们的是个俄罗斯的小伙子,不会说英语,导游不会俄语,相互之间用神态进行交流。就这样排了一个多小时,虽然看不到希望,但是大厅里的人在减少,人们在无望中期盼着,因为新鲜劲还没有过去。看得出导游提前注射的“预防针”发挥了作用,耐心再兴奋中消磨着,维持着。又一架飞机降落了,随着乌佯乌佯的人流再次充斥大厅,旅游团终于憋不住了,人们开始抱怨。俄罗斯小伙子找到了一个超性感的中年女人(屁股极大,腰很细),看得出女人在试图为大厅里唯一排队的一行人开辟一个特殊的途径。走一直关闭的孕妇和小孩的通道(而实际的孕妇和小孩却挤在人群中)。
终于过了海关,外面就是行李转台,所有的转台都是停着的,行李散乱无序、杂乱无章,东倒西歪堆在转台上和地上,原本狭小的行李大厅被人和行李占据的满满的,只有跨过无数的行李,去翻弄寻找出自己的、已经是被压得面目全非行李。等我终于找到行李,找到一个座位坐定,抬眼却看到几米远的柜台里一个美女正冲我微笑,顿时疲劳、怨气全无,精神矍铄。注意到眼前排了3排井然有序的行李,每个行李还都罩着结实的塑料袋,里面的行李自然比我们的行李干净,整齐。唉,品质差异大概源于价格的高低,于是我释然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