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手机里传着一条信息,什么“避运”“受运”“怀运”。第一种方式早先真是我的一种选择,半年前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当场相约,奥运期间一起自驾出游,目标敦煌。而且初步的策划已经有雏形。但是永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加拿大百年不遇的大雪让我摔了前所未有的大跟头。骨折使我忍痛放弃了寻觅丝绸之路的梦想,在家静静养伤,被迫从头到尾地细细品味奥运。
但是昨晚的开幕式让我欣喜若狂。看到北京电视台设火炬奖征集奥运短信,我按耐不住发了一条:“我从来没有获奖的幸运和奢望,但是我实在控制不住内心的震撼和冲击,尤其是看完开幕式后的导演们的记者招待会,了解到了参与者幕后的努力和艰辛,让我油然而生更多的是感动和钦佩,谢谢他们让中国人骄傲的人们。”
老实说奥运会开幕式让我震撼,兴奋和激动有太多的场景,中轴线上盈放在天空的29个足迹;2008男人击缻吟唱整齐划一的视觉享受;稚嫩的童音唱出的舒缓嘹亮的歌唱祖国;那张由舞蹈演员、孩子和来自204个国家的运动员共同创作的七彩图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地球;以及火炬手李宁上演的一幕“夸父追日”,一幕接一幕,精彩,新颖,完美,美轮美奂。

但是接下去看到的开幕式幕后揭秘,让我由开幕式前的期待,开幕式观看中的振奋,又转到了感动和钦佩。你知道吗?一场击缻吟唱在排练中险些让一个充满创意的年轻导演辞职,导演几次在回忆创作过程时哽咽,最后的坚守让他终于得到了今天的成功。你知道吗?练飞天让30个姑娘在零下5度的冬季,吊在半空中吊了3个月,你知道吗?皮影是在最后22天从重新写本子,重新演练排成的,你知道吗?活字印刷有三分之一的演员是记两套(600多个)动作,但没有上场的B角演员;你知道吗?李宁是最后二十多天才定下的点火炬手,刚开始训练只吊起3分钟,他的右脚就失去知觉,为了保密他每天要凌晨3、4点开始训练,为减肥他吃了20多天的粥,而设计动作的教练要在他开始练之前,作下一整套的动作给他看,还有做B
角的熊倪每天要和李宁完成同样的训练。这些还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为了开幕式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真是一帮最可爱的人。
如果要真的去避运,我想我会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