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灾后的反思

(2008-05-20 07:1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议论

    无意中回忆,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惨痛的第二次地震: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可以用惨烈形容.我有个同学是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他从来就不敢回忆哪段往事,尽管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也就是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他们永远无法修复心灵的创伤.也许我们无法抗拒天灾.但是从几次地震中能否总结一些经验供国人牢记呢?!

一、我们的政府能否要求家庭对孩子要有相应的教育

    在我们国家,政府从不承担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但是现在的组建家庭,要孩子的人已经是独生子女了,他们对生活理解多少,又知道多少,太年轻,太幼稚,太不成熟.需要政府部门定规矩,定如何教育子女的规矩.什么知识,应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交代给孩子.

二、学校(中小学)的是否可以添加应对地震的课程

    这次地震一个小男孩的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说他两天前听到说,地震时要跺到墙角,应该是安全的,于是他拉着同学跺到墙角.他们安全了.多么简单,这样看来对小学生的灾难预防教育是何等重要.

三、影视公司是否要做一些宣传片

    我们的影院在电影开映前永远是广告.当然是为了挣钱,但是我们的广告公司能否投资做一些公益事业,教人们一些简单的灾难的知识和逃生的技巧.

四、国民的宣传成效是否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研究的项目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所有的教育方法进行考核.就做点调查问卷和统计.

五、组织一些公共的纪念日以示提醒全社会

    能不能每年把5月12日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日,纪念那些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同时告戒活着的人灾难会惩罚忘记和轻视它的人们.盖楼的时候要想到会有地震发生,楼不要太高,太奇,材料不能减标.

六、社区应该有一项职责使得除了学生都有接受应对灾难的能力

    社区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社会范畴.原本对人有绝对控制权的单位,现在把所有的权利交给了社区.社区承载了太多的职能.太多的工作可以做.企业的推销都瞄准了社区,他们举办讲座,活动,文艺演出,"义诊"等等活动.为什么不能换个话题,讲讲用药安全,讲讲灾难自我防范.

七、作为科普教育的一部分

    为什么没有地震科学馆,纳税人供的科学院只会搞只有教授,院士才懂的研究吗?书上都是难懂的语言,说的都是专业词汇,有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