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加拿大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水资源相当丰富,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河流流过。所以演讲俱乐部在节水的问题上形成了两派,一派是说要节水,否则今后将没有水喝,另一派说这么丰富的水资源,人能喝多少,污水又有天然的净化系统,因此水将要缺乏,纯属无稽之谈。
很容易就联想到北京。今天看电视才知道北京有三大水系,三大水系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向,因为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北京的西北为三水上游,东南为三水下游,这也就是为什么北面的地价永远要高于南面。
北京的三大水系就是:莲花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和高粱河水系。莲花河水系基本上在城南,永定河仿佛是一条躁动的龙,经常改道和泛滥。曾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水道。高粱河水系是昆明湖,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的主要水源。所以曾经被称为是皇家水系。
积水潭的水来源于有永定河和高粱河两大水系和一个产生在昌平的白浮泉,所以水资源非常丰富
北京有3个泉眼:白浮泉,玉泉山泉和紫竹院水下泉。玉泉山的泉水就是后来的金水河水系,供皇家园林使用。一条走甘石桥,沿皇城根经长(厂)桥,另一条直接进入中海,经天门的进水桥,汇入通惠河。金水河水系百姓是不能染指,不能饮马,是法律规定。明代把原来由运输功能的通惠河人为把定位为御河,失去了运输的意义。从此水道越来越窄。
北京在元大都时北城墙向南收缩了5华里,城墙遇到积水潭水系,把太平湖分到了城外。德胜门成了水系入城的唯一通道,封了一些水道,德胜门水关有个法华寺,就成了镇水庵,镇水水兽,明代打通了什刹海到北海的通道,元代的金水河水系到明代就消失了,明代建自己的金水河水系,拓出了个南海,北海也注入紫禁城到金水河,到通惠河。 明代还形成了陶然亭和龙潭湖两个湖。
当年的柳荫街曾经是一条水道----清水河(月牙河),曾经居住过很多人物。明代大太监李广曾经住在这里,所以这里有个李广桥。李广把活水引进自己的宅第,后来失势的时候曾有盗引玉泉流入私邸之罪(罪状之一),后来和绅住在这里,被查封时也有这条罪状,后来是恭亲王府,清水河又经三座桥(海子桥或三转桥)流入通惠河,后来就有个三座桥胡同。北京解放时,这条清水河由明沟改为暗管,从此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