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认识的一个上海的朋友,因为单位的招投标在北京不期而遇.时过境迁,身边又发生了若干大事,彼此交流了很多不解和困惑,又抒发了很多认识和感慨.对身边朋友们的兴衰,对仕途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谈了很多,很有共鸣和认同.
我理解所谓共同语言来源于经历丰富程度近似,社会背景相当,知识储备相近,价值观类似.所悟如下:首先快乐是人所追求的第一目标,身外之物决不能成为衡量快乐的标准;其次,人生的期望一定要低于自己的"可能实现",否则就会很累.第三就是一定要把握好度,其实成功和失败仅仅一步之遥,即不要把功利看得很重,又不能急不可待地索取。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是我从一个朋友父亲那里听说的,是老人一贯的生活原则,也是我近几年读懂的一句警示名言。抱着此种心态的人才会游刃于当今这种浮躁的社会之中,从始至终收获快乐和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