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
(2015-07-06 17:48:23)
标签:
佛学 |
汇编原文: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黄警官
我們來看字句解釋,
【抵擲】就是把它投擲、把它抛棄。【追琢】就是
雕刻、琢磨。【圭璋】就是很貴重的玉製的寶玉、玉石之類的,就是「圭璋」。接下來第五行【誘掖】,就是引導跟扶持。第六行【獎借】,就是勉勵推重。第八行
【豪傑錚錚】,「錚錚」就是比喻堅貞、剛強。【指摘】就是一般講,指出錯誤來責備他,叫「指摘」。【匡直】就是匡正。【輔翼】就是輔助。
白話,
【何謂成人之美】它說比如像玉還沒有雕刻以前,是在石頭裡面,如果你把它任意丟棄的話,那麼這個石頭就跟一般的磚頭、瓦塊沒有什麼不同,一文不值。
【追琢則圭璋】,但是如果你把它雕刻、琢磨的話,這塊石頭就會變成極其珍貴的寶玉。
【故凡見人行一善事】,你看到別人做一件善事,
【或其人志可取】,你看他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
【而資可進】或者他的資質、他的才能可以培養造就。
【皆須誘掖而成就之】,都應該好好地引導他、提拔他,使他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或為之獎借,或為之維持】,或者幫助他、獎勵他、扶持他。來維護他。
【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如果他被人家冤枉,就替他辯明冤曲,「而分其謗」,
來分攤他無端受的惡意毀謗。就是你用各種方法來代替、頂替他被毀
謗的事實,或減輕他的毀謗,這叫「分謗」。就是你用各種方法來代替、頂替他被毀
謗的事實,或減輕他的毀謗,這叫「分謗」。
【務使之成立而後已】,一定要使他在社會上,有成功、立足的地方才可以。
净空法师说:善人在社會生存很不容易,因為不善人必定與善人對立。但是善人能包容不善人,不善人不能包容善人,所以不善人會與善人對立。對立,當然免不了有誤會、毀謗,甚至於陷害,讓善人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我們發現這些事情要想方法幫助他,甚至於代替他被謗的這些事實,減輕別人對他的毀謗。這是志士仁人才能做得到,務必使之(善人)在社會上能安身立足,發揚光大他的善業而後已,我們才算是盡心盡力。
因此,謙虛恭敬,接受別人的教誨,就是人才。我們要認識人才,愛才、惜才、成就人才,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積功累德最大的功德。
因此,謙虛恭敬,接受別人的教誨,就是人才。我們要認識人才,愛才、惜才、成就人才,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積功累德最大的功德。
蔡老师
这个“成人之美”,孔子在《论语》讲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们学习孔子的教诲,这一条一定要做到,这样我们才往君子之路在走。而这个“成人之美”,成就一个人的德行,成就一个人的善的心愿,都是包含在“成人之美”当中。甚至于成就一个人才,因为人才是国家社会最重要的财富,一个团体有人才,它就可以兴旺起来,但是人才他需要培养,他需要慢慢成长起来,那就需要很多人的栽培、鼓励、爱护。
所以“故凡见人行一善事”。看到这个人他的动机很好,他看到社会很需要的事情,他主动去带头。“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就是你观察到这个人
很有志向,胸怀博大,很有利益团体,利益社会的存心,有这个特质。“资可进”,他有这个人格特质的时候,这个“可进”就是要帮助他、提升他。具体的做法,
“皆须诱掖而成就之”。不管是善的事,还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我们都可以诱导,然后扶持他。好事,发动大家来做;好的人才,默默的鼓励他、支持他。不管是
在物质上或在经济上支持他。“而成就之”,成就他的因缘,成就他成为一个人才。
“或为之奖借”,这个“奖”就是奖励他,这个“借”是肯定、赞叹他,因为人在成长过程他也会有起伏,也会遇到挫折。这个时候适时给予他肯定,他
会受到鼓舞。“或为之维持”,这个“维持”就是帮助他。“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这个善人有时候遭人嫉妒,受到人家的冤枉、毁谤的时候,我们能够澄清他的
冤屈,进而分担他所受的毁谤,让他能够不至于消沉,让事情不至于败丧。“务使之成立而后已”,务必能够护念、帮助他。“成立”就是他真能成才,利益众人之
事也能办成。所以俗话讲,好人做到底的这个心态。
成人之美
我剛到大陸講課時,那時一個人舉目無親,每天披星戴月。
早上很早出去,晚上騎著腳踏車回來,到中心都已經十點多,再
整理一下環境,一般都是十二點才入睡。
常常有人到我們中心來,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語地說:
「現在哪有這樣的事?講課不要錢,書也不要錢,一定是有什麼目的。」所以,常常會遇到很多人對我們質疑,但我們還是很歡迎他來參觀。只怕他不看,看了就能接觸、了解。在此時代,要做好事確實不易。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善行,一定要盡力幫助他,縱使是一句讚歎的言語,相信對他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鼓舞。因此,不要吝嗇我們的讚歎,這是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