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说中成药 - 解表药 - 感冒清热颗粒

(2013-05-21 10:19:22)
标签:

解表药

感冒药

感冒清热颗粒

风寒感冒

头痛

健康

分类: 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是临床应用多年的有效验方,(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烧、咳嗽、咽干、全身酸痛、鼻流清涕等病症),在感冒初起及时服用、效果更为理想。处方合理、疗效确切(质优价廉)是该品的最大特点。

【成 份】【处方】 荆芥穗200g 薄荷60g 防风100g 柴胡100g 紫苏叶60g 葛根100g 桔梗60g 苦杏仁80g 白芷60g 苦地丁200g 芦根160g


感冒清热颗粒 - 功能主治


主要治疗由外感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症状多表现为低热,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咽喉痛等。治疗上应以辛温解表、发汗为主。


感冒清热颗粒 -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感冒清热颗粒 - 方意简释


荆芥穗、柴胡、葛根祛风散寒、透疹解热;苦地丁、芦根清热解毒,生津;薄荷疏风散热,清理头目、止痛;紫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苦杏仁、白芷止咳平喘,诸药合用,共凑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


感冒清热颗粒 - 药理作用


感冒清热颗粒是临床应用多年的有效验方,具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咽干、全身酸痛、鼻流清涕等病症,在感冒初起时及时服用,效果尤佳。


感冒  外感风寒或内有郁热所致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候者。 



荆芥

【性味】 辛,微温。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薄荷

【性味】 辛,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常与荆芥、桑叶、菊花、牛蒡子等配合应用;如果风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苏、羌活等同用。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着,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


防风

【性味】 辛、甘,温。

【归经】 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荆芥与防风常同用于祛风解表,有如麻黄配桂枝以发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须的作用。但荆、防发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较为缓和。至于荆、防两药相比,则荆芥发汗之力较强,而防风祛风止痛之功较好。


柴胡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橘梗

【性味】 苦、辛,平。

【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桔梗,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


白芷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


苦杏仁

【性味】 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苦地丁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肾炎,黄疸,肠炎,疔疮肿毒,淋巴结结核,眼结膜炎,角膜溃疡。清热解毒;消痈肿。


芦根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芦根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列二个方面,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