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2009-02-09 09:08:37)
标签:

保健

感悟人生

健康

经络

妙法莲花

求医不如求己

养生

中医

休闲

1.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要记住:打通经络是获得健康的必经之路。只有拥有健康,我们才能慢慢享受岁月奉献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什么是经络?是血脉还是神经?这是迄今为止各界纷争不休的话题。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记住一句话就行了:有效就是硬道理。不要去管经络到底属于什么解剖层次或者神经层次,只要用它来随时防病治病,保证健康就可以了。

说得具体一点,经络不仅外接四肢百骸(百骸就是五官七窍),内通五脏六腑,而且经络之间也相互贯通。经络就是一张网,这张网上无处不是相通的。

人说我胆囊切除了,有人说我做了乳腺手术,问会不会阻塞经络,经络会不会断掉,再揉经络还有没有用。好多人都有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再揉经络同样有用。 比如您做了乳腺手术,您觉得胃经那块好像断了,可是另外好多经络也是通着胃经的,它们可以从旁边跟胃经接通。另外,像胆囊摘除了,敲胆经仍然起作用。

动手术就好比城市里某个地方在施工,说让您绕道行吧,您仍然可以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只是绕道罢了。就像有人脊椎有了问题,督脉不通了,但它还可以通过旁边的膀胱经和其他的经络相通,道理都是一样的。

络在身体里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它就像一条线路,比如煤气管道,在炉子哪边能点着火,就证明哪边有能量,管道是通的。如果点不着火,那就要看看到底是哪个地 方关闭了。关闭的地方相当于人体的穴位,穴位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阀门,它们跟脏腑直接相通,其关系就类似于风筝和风筝线。脏腑就像个风筝,而经络就是风筝 线。脏腑出现问题,比如说有人肝出问题了,怎么办?可以通过调节肝经,就是捋肝经这根风筝线来解决。一捋肝经,肝脏就得到了修复。

只要经络畅通,您就百病不生。但很多人不信,说这个经络能有这么神吗?您是不是夸大了它的功效?我们来听听古人是怎么说的吧。《灵枢经》中说:夫经脉者,所以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中医谚语说: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人说,中医看病经常是开汤药方,吃中药,这里面有什么经络吗?好像没经络什么事儿。其实这里面同样有经络,而且中药都讲究经络。中药里面有什么?可能大家 知道的就是当归、柴胡、人参、黄芪,这些药都是归经的。所谓归经,就是这药被吃下去后,专门被这条经所吸收了。所以甭管您是用药也好,还是按摩、拔罐、针 灸、刮痧,以及用什么方法锻炼,甚至做瑜伽,治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通经络。

用《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我觉得更能够非常细致、全面地给 大家讲述经络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这就是 说,您要想生长发育,就要靠经络来提供气血。而病是怎么生成的?生病的原因很简单:经络不通就生成病了。如果您想防病,想治理一下自己的身体,那就要靠打 通经络。

现在人们总说防病。但防病不能是等病来了才防,您得提前防。您只要保持经络畅通,疾病就没法侵入您的身体。如果有病,也可以有起 色,能够好转。另外,学养生祛病之道要从经络开始学,而好的医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经络搞明白了。不过,粗浅地熟悉一下经络非常容易,但要把它搞得非 常精通,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

把《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弄明白了,就能知道防病、治病、保证健康的着力点在哪里了。所以很多长期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朋友不用担心,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敲敲打打照样可以维护健康,达到有病调病、无病强身的效果。

要记住:打通经络是获得健康的必经之路。只有拥有健康,我们才能慢慢享受岁月奉献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2.治病不先解开心结,没效

我们应该借助经络穴位的桥梁,通过调整生理来改善心理,才能真正达到经络穴位的妙用。如果把经络穴位当成一个死的、没有感情的东西,那么揉它的效果就会很差。

一个朋友的表妹最近生了一个女孩,她婆婆觉得不是大胖小子,心里挺别扭,生产后就来看了一眼,第二天就不来了。这个媳妇心里很委屈,本来头天有奶,第二天 奶没了,因为生闷气憋回去了。这时,当针灸大夫的姨妈来探望她,一看这个情况,就给她使劲点按涌泉穴,同时慢慢开导她。不一会儿,她突然痛哭流涕,哭了一 阵,觉得心里痛快多了。两小时后,她感觉乳房开始胀,奶又重新有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经络穴位是可以直接通到情智上去的,它是沟通生理和心理的一个桥梁。既然如此,我们在按摩这些穴位的时候,就应该把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加进去。比如说,您给亲朋好友按摩的时候,要知道他的心结在哪里,先解开它,如此才能达到身心同治

我们应该借助经络穴位的桥梁,通过调整生理来改善心理,才能真正达到经络穴位的妙用。如果把经络穴位当成一个死的、没有感情的东西,那么揉它的效果就会很差。

当您帮助别人揉穴位的时候,如果他们心里有抵触,或者对其功效半信半疑,这时不要强迫去揉,因为绝对没有什么效果。如果绷着劲,而又要强行揉开,力量全都消耗在你们的对抗之中,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对待所有的东西包括治病,都要像解绳扣,而不要像扯绳子一样越扯越乱。解开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身体上要解开它,还有一个是心结也一定要解开。两个同时解开,经络穴位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3.一个穴位就可以孝敬父母

揉揉经络穴位就能孝敬父母,还有比这更简单、更令人欣慰的事吗?

前些天,网友陈女士向我讲述了她的经历:

亲经常犯胃痛,痛起来非常剧烈,药物也难以缓解。那天母亲发病,正巧我在场,赶紧打开郑老师的书,对照着经络图,找到大概是足三里的地方,用大拇指使 劲一按,母亲当时就喊道:对,就是这里,我想起来了,20年前那个针灸师给我扎的就是这个穴,当时胃就不痛了。得到了母亲的认同,我更有自信了,接着 又去按胃经的伏兔穴。本来我对穴位是找不准的,可母亲那个穴位附近痛得要命,我便哪里痛就多揉哪里。母亲怕痛,直要我住手,可两分钟过后,她大腿胃经上的 一根紧绷的硬筋让我揉开了,伏兔穴也不痛了,胃也不疼了,好神奇呀!我再也不用眼睁睁地看着母亲难受而束手无策了。

哈哈,看来我的这点看家 本领已经被大家轻松地掌握,并能随心所欲地发挥了。胃痛找足三里,这是寻常的办法,不足为奇。但陈女士能循着胃经上行,找到伏兔穴,却是我在书中没有 特别强调的。然后,又能离穴不离经,将胃经上的硬筋揉散。治疗的过程,好似是冰融雪化、拨云见日一般。

揉揉经络穴位就能孝敬父母,还有比这更简单、更令人欣慰的事吗?

下面是另一位叫“yutingliu”的网友的留言:

实是,我学了郑老师书中的方法后,除了调理自己的身体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妈妈疏通了经络。妈妈每次生气后就会打嗝,以前也曾经让我帮她敲敲后背,说那里堵 得慌,可是我胡乱敲打后没什么效果。现在我经常帮妈妈用按摩棒从上到下疏通小肠经、三焦经和膀胱经,天哪,简直是我一上手她就打嗝打个不停啊!很多穴位都 很痛,嗝打出来就不痛了,妈妈说真感谢我这个小女儿。说实在的,我真不敢想象,如果自己没有学习经络,妈妈的身体会怎么样。我也很高兴,终于觉得自己的存 在有了独特的价值,像个孝顺的女儿,对父母有点用处了。

4.常怀感恩心,这是通往健康的捷径

有的人尽管勤耕不辍,却仍然是费力无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德基不厚也。所以积德是立业之本。活着就要感恩,这是通往健康的捷径。

有的人尽管勤耕不辍,却仍然是费力无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德基不厚也。所以积德是立业之本。活着就要感恩,这是通往健康的捷径。

我很感动网友伟伟鱼的留言:

几天脸上疙里疙瘩的,有长出来的痘痘,大部分还在里面,而且脾气特别坏,说出来的话总是恶狠狠的,弯腰时两肋刺痛。我赶紧买了加味逍遥丸,吃了后没再 肋下痛,可皮肤还是丑得没办法,自己也知道是肝火太旺。为了赶紧赶走痘痘,就开始按摩肝经,发现曲泉到阴包痛得厉害,就按摩加刮痧。就用的是牛角梳的背 面,腿上抹点橄榄油就刮了起来。只一会儿就刮得红里发紫,暖暖的挺舒服。一直按摩了几天肝经,没有明显的痛点,但皮肤还是没大的好转,急呀!最后全身上下 地找,发现大肠经的曲池痛不可摸,大喜,赶紧翻看《求医不如求己》。书上说曲池可治各种皮肤病,赶紧按吧。现在已经不怎么痛了,皮肤也好了很多。我是个笨 人,也记不得具体的经和穴位,只知道大概的地方,没事就全身上下地找,虽是个笨方法,确也实用。从买书到现在没看过医生,小病都是自己搞定的,顺便也帮家 人按按。看老师的书收获了很多,不止是求医上的。老师的语言幽默,看得我经常大笑不止(可能小有夸张,但本人认为看您的书就是解肝郁的良药)。甚至认为我 这一生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病,真要好好谢谢您!祝您爱惜自己,千万别他人都健康了您倒下了!老师您要好好的,还想什么时候去看看您呢。

伟伟鱼的留言让我真是很感动,也给我许多的启发。有人总是说自己,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可是个最好的字——“字加个字。本是树 根的意思;而竹子,古人一直用来形容君子,所以素有虚心竹有千千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对竹子的美誉。所以,是指有本事、有根基的人。能像竹 子那样虚心谦和,那她必然会日日进步。伟伟鱼就是这样的笨人

伟伟鱼的叙述中我们知道:

第一,脾气坏是浊气顺胆经上窜,导致两肋疼痛,而加味逍遥丸对肋下痛是有效果的。

第二,肝火旺,长痘痘,就按肝经的曲泉穴到阴包穴。这两个穴都是肝经的要穴:曲泉泄肝火,清湿热;阴包解肝郁,调月经。

第三,当按摩穴位疼痛时,可用刮痧法。工具随意,像牛角梳的背面也可,腿上抹点橄榄油就行了。

第四,痘痘也是皮肤病。找可治各种皮肤病的曲池,多按就好。

第五,找穴位的方法就是没事就全身上下地找,找大概位置上的痛点就行。

第六,常怀感恩心,这是通住健康的捷径。(本来是靠自己的智慧得到的感悟,却要感激别人。)

伟伟鱼的留言,让我想起《易经》的开篇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半句,激励我们大家要每天健康一点点;后半句,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