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 益胃,生津,除烦,醒酒

标签:
健康妙法莲花食疗养生饮食育儿中药中医苹果杂谈 |
药名:苹果
别名:柰、频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频果、西洋苹果
功效:益胃,生津,除烦,醒酒
主治:津少口渴,脾虚泄泻,食后腹胀,饮酒过度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苹果炖膏名玉容丹,通五脏六腑,走十二经络,调营卫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热。
2.《千金·食治》:益心气。
3.孟诜: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卒患食后气不通,生捣汁服之。
4.《饮膳正要》:止渴生津。
5.《滇南本草》:炖膏食之生津。
6.《滇南本草图说》: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同酒食治筋骨疼痛。搽疮红晕可散。
7.《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8.《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
资源分布: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用药禁忌:《名医别录》:多食令人肿胀,病人尤甚。
功效分类:润肺药;祛暑药
性味:甘、酸;凉;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汁涂。
苹果皮:降逆和胃,主治:反胃。《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吐痰。功效分类:消食药;祛痰药。性味:甘;凉。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