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上感应篇》4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07-01-29 06:38:17)

 

 

净空老法师讲解

 

 

这一篇文字,总纲领就是前面的四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向下的文字,都是这四句话的发明,四句话详细说明而已。我们学习抓到这四句纲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不相应?与性德相应的,我们可以这么想,可以这么做;如果与性德相违背的,我们知道不能这样想,不能这么说,也不能这么做。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诫我们,特别是末法的众生,要想道业成就,第一个条件是亲近善友,把这个列在第一。小乘经里面也不例外,我们过去读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在这个经上,也是第一句话教我们「亲近明师」;明师就是大乘经上讲的善友、善知识。因为六道凡夫,性识不定,这是《地藏经》上讲的话;也就是谚语里面常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话的意思说明,我们凡夫决定受环境的影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做不到「境随心转」,而实在讲我们是「心随境转」,那环境对我们就太重要了。古来的祖师大德,真正有修行的人,有定慧的功夫,他能转境界,不随境界转。但是他教学生、教徒弟,依旧要选择环境,为什么?这些人是凡夫,转不了境界,决定受外境的影响,那就不能不选择环境。

 

而在选择修学环境里面,善友是第一个条件。你能够常常亲近善知识,亲近好老师,亲近好的同参道友,对于你的道业决定有帮助。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在《居士传》里面看到,古来这些大德亲近善友,有十几年,二、三十年,还有一生都不离开的。他学成了,可以离开了,为什么还不离开?无非是给后学做个好榜样。守在老师的身边,给老师当助教,接引后来的同学,到老师往生了、圆寂了,他再离开教化一方。我们看古来祖师大德,这种作法的人很多很多,也是将世尊的教诲真正落实了。除非是缘不足,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也必须自己道业真正有成就,才能离开。什么样叫成就?在佛法里面也有个标准,从智慧解门来讲,你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确实有能力辨认。第二个条件,你有定功,不会受外境的干扰,也就是说不会受外境的诱惑,「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具足这两个条件,才可以离开老师。这两个条件不具足,离开老师就很危险;因为你里面内有烦恼,外有诱惑,你抵不过诱惑,你就会堕落。

 

可是今天师道已经没有了,我们想亲近善知识,这个世间没有善知识了,怎么办?如果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道友,大家能够在一起学习,互相勉励,以古大德为善知识。我介绍给同学们,以「阿弥陀佛」为善知识。阿弥陀佛在哪里?在《无量寿经》,在「净土五经」。每天读诵,每天讲解,每天在一起学习,这样我们就不离开善知识。我在这个地方用网络跟同学们结缘,对大家也有一点小的好处。我们距离虽然远,利用现在科技的方法,把我们拉近了,我们也能够每天在一起。

 

开端这四句话要常常记在心里,提高我们的警觉。各人有各人的报应,家庭有家庭的报应,社会、国家,乃至于世界,都逃不出这一个定律。今天是社会动乱,世界不安,我们知道共业所感。如何能化解这个劫难?只要大家觉悟,明白这些事理真相,毅然回过头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放下自己自私自利,一切为社会、为众生,这个劫难就能化解。天灾人祸都是恶业召感而来的,离开恶业,不但人为的灾难没有了,我们今天讲天然灾害也没有了。何以说天然灾害没有了?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唯有深深明了这个道理,他才相信,他才肯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