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依正、法门,举体皆是真实之际。]由此可知,我们发愿,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三种真实现在就得到了,弥陀本愿威神现在就加持到了。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心这样做。真心这样做,那就要全程肯定,随顺佛陀的教诲。经里面所教导的,我们要真的把它做到,这个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听话,照做。佛教我们哪些应当做的,我们就做;哪些不能做的,我们就不做。完全遵照佛的教诲,这才能得到佛的加持,这才能得到这三种真实的利益。世间人想学佛,又不敢照做,原因在哪里?理不明白,事实真相不清楚,他有恐惧感。佛教我们布施,我布施光了,明天谁来养我?他会考虑到这些问题。这些是什么呢?妄想啊。他会打妄想,于是妄想障碍了他的修行,他真实利益得不到了。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么?到了明天,自然有明天的果报现前。我们做的好因,一定有好的果报。哪里会我做的好因,会得的恶报?没有这个道理,没这个事情。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才有恶报。古来的高僧大德,尤其是出家的,在家也有,比较少,他舍的干干净净,他也没饿死,也没冻死。不但没有饿着、冻着,他生活的比谁都快乐。这些人现身说法,给我们做了好榜样。我们为什么不相信?由此可知,信佛是多难的一桩事情。我们这些人,能算信佛吗?不见得。我记得我出家,我是出家两年后才受戒,受了戒之后,到台中去向老师谢戒的时候,李老师一见面就告诉我,你要信佛!我一听,愣住了。我学佛学了好多年了,出了家了,受了戒了,还不信佛吗?要叫我信佛。然后给我解释,信佛不容易。有很多人出家,当了一生的老和尚,不信佛。佛教给你的,没做到。没做到,那就不相信。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佛教你布施,你很吝啬,视财如命,那这就不相信。佛教你持戒,偏偏破戒。佛教你忍辱,偏偏发脾气。那怎么行呢?这个意思很明显的,不信。所以,出家、受戒有什么用处,一样还是不信啊。信很不容易,信了才有受用。“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才能有成就。没有信心,谈不上成就,一生还是造作罪业,还是要搞六道轮回,那个就是真正可惜了。
这一段所介绍的,就是佛说经的理论依据,佛是根据什么为我们说的。我们现在明白,是根据事实真相而说的。这个“诸法实相”,是根据事实真相而说的。说真相,我们很难懂,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都生在虚妄的境界里头,一直就把这个虚妄当真实。乍听到真实,真叫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这个必须要很细心的去体会,才能稍稍明白,从这上面建立坚定、清净的信心。从信心里面建立的愿心,这个愿是真愿,真的想到极乐世界去。真想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要放下,要彻底放下,一丝不挂。如果我们还有余福,还有福报,这个福报给众生去享。假如我们还贪图享福,那你就去不了。这个福报把你拉住,留在此地,去不了。福报要给大家去享。最好的方法,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印经布施。我们有这么多钱财,印经布施,让大家共享这个福报。特别是《无量寿经》、净土三经,或者今天讲的,净土五经,这是如来唯一的真传,这个一点不假,诸佛唯一的真传。我们得到了,再展转流通,传给一切大众。只要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这一生当中必定也得这三种真实。我们讲作好事、作善事,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善事更善,没有任何一桩好事比这个更好。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明
[一经宗趣,]是说明这一部经的宗旨归趣。[宗谓宗旨,又修行之要径也。趣者趣向,归趣也。体是理,宗是行。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