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这是跟《弥陀经》说法不一样。小本《弥陀经》,罗什大师翻译的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个标准很高,不是一般凡夫这一生当中所能得到的。在梵文原本的《弥陀经》里,世尊用的这个词句不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罗什大师用他的意思来翻的,不是原文。玄奘大师也曾经翻译过《阿弥陀经》,我们现在这个本子都有,大家合起来比较比较看看,你就晓得了。玄奘大师译的是直译,照着原文翻译的,罗什大师是意译。但是玄奘大师并没有说,罗什大师这一句翻得不对。换一句话说,玄奘大师也承认,罗什大师翻得好,决定没有错。但是原本的经文上,确确实实不是一心不乱。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呢?诸位要晓得,这一心不乱,是生到净土那一边的事情,我们自己做不到。我们往生的条件,常言说得好,“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你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临终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自己的功夫提升了一倍。我们原来是功夫成片的,佛光一照就变成一心不乱了。所以罗什大师翻的没错,这一心不乱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功夫。所以他翻的不算翻错。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低的品位,这是讲真实的,都是位不退。那位不退,就是事一心不乱,这是佛力加持的。而在智慧、道力、神通上来讲,等于八地菩萨。当然不是自己修的,完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说自己真正的功夫,只有初信位的,这是自己真实的。但是佛一加持,把你拉到八地了。这个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议之处。十方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这回事情,惟独西方这是第一殊胜。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诸佛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处就在这里。本经就更清楚、更明白,不是讲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在“三辈往生”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比“一心不乱”,容易多了,使我们真的信心具足。一看到一心不乱,难,难,恐怕我们做不到,没有信心。这一看到这个地方呢,一向专念,这行,我可以做得到,信心具足了。可是诸位要记住,上面那一句可不能疏忽:“发菩提心”。你有一向专念,你没有菩提心,不能往生。说老实话,如果不发菩提心,你一向专念那个专里头一定还有夹杂,不是纯专。如果你有发菩提心,你那个专是纯一,不杂。可见得,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一心一意想生极乐世界,想见阿弥陀佛。除此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心叫菩提心,这个念叫一向专念。这是我们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的。
[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故称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利济众生,此经为最。]这几句话,确确实实是过来人才能够说得出的。不是过来人,这几句话说不出。[大圣垂慈,特留此经。]我们在这一段里面,更深入了解这一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的价值。[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