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戒和同修’。大家既是同住在一起修学,总要订一个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就乱了、没秩序了。当然同住规约里,必定包括佛所制定的根本戒。这就要看,是在家的僧团还是出家的僧团。在家的僧团是以五戒为基础,出家的僧团是以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作基础,再加上大众现前生活共住所必须要遵守的一些规矩。这在我们一般讲,就是寺院的‘常住公约’。由一两个人起草,然后在会议中大家讨论,最后议决通过,住在道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常住公约中,也包括国家的法律。学佛必须要守规矩、要守法律。人人都能够奉公守法,这个团体就不会有争论了。也就是说,团体中人人地位平等,并无特权阶级。所以佛教的僧团是民主,是持戒守法的团体。
第三、‘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场的建立是成就每一个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绝对不是逃避社会责任,到佛门里讨生活的。如果是这种观念,那就完全错了。接受十方供养如何能消!这个罪过是无量的,且要还债,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共住不只是同住在一个道场,如每一个人有一个房间,或像现代生活富裕的地区,一个人还有个套房,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恐怕一个都不能成就。为什么呢?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人,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恶习气太多、太重了。大家相聚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举一动还像个样子,规规矩矩的,还能守法。如果房门一关,没人看到,就随便了、放逸了,毛病百出了。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尽失,成就困难了。佛陀大智深知此事。那么共住要怎么住呢?睡通铺啊!晚上都睡在一起。白天、晚上都不可离开大众,睡觉也得老老实实,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随便,这是依众靠众的精意。所以寺院丛林,你到寮房(卧室、寝室)去看看,皆是通铺,一个人一个铺位,每个铺盖叠得整整齐齐的,像军队一样;比军队还要严格,比军队的纪律还要好。住在道场,过这样的生活,陶冶人的习气,以戒、定、慧三学改造心行,那才真正称得上修行。在寺院丛林里面,什么人有一个寮房呢?当住持的、做执事的,因为他的事务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众一样(大众像学生一样,那是非常规矩的)。执事要办事,替大家服务的,他们才有个小房间。住持的房间叫‘方丈’(方圆一丈),房间都很小,并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目的是不妨碍大众的精修。还有年岁老的,也单独有房间,生病的也单独有房间。除了这些特殊的,皆是睡广单(通铺)。‘身和同住’是这个意思。真正要想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会,不用这个方法还是不能成功。
恭读并转摘自净空法师主讲 《认识佛教 - 幸福美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