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在会集本里面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当中,为我们介绍,这一部经是: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出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
这是把这一部经做了最精要的介绍。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做了一个区分,哪些经是属于人天修学的,五乘佛法里面人天乘,这个不能出三界,当然不究竟。哪些经典是是属于声闻乘的,缘觉乘的,菩萨乘的,这是我们通常讲的三乘佛法。如果讲大乘、小乘,叫二乘佛法。世尊末后在法华会上告诉我们,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完全讲的真实话,佛说: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这我们才明了,原来佛讲的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方便说,佛的本意真心,实在讲,只是跟我们说一乘法。什么叫一乘法呢?这一生当中就成佛,而且成就的是究竟圆满佛,这才叫一乘法。密宗里面也常说即身成佛,那个成佛,不是究竟圆满佛。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跟我们讲得很多,那一种成佛,充其量成的是藏教佛,比法身大士还差得很远。换一句话说,还没有到明心见性。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天台家讲四教,藏通别圆四种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此地讲的一乘了义,就是讲圆教佛。这个法门教我们一生成就圆教的佛果,所以他是一乘了义。世尊在一代时教里面,被后来古大德们尊称为一乘经的,只有三部。第一部是《华严》,第二部是《法华》,第三部是《梵网经》,这是属于一乘了义。这三部没有包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怎么也变成了一乘了义?如果不是彭际清跟我们说明白,的确我们会怀疑。《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啊。《华严》是一乘了义,这个经就是《华严》,那怎么不是一乘了义呢!《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如果说《华严》是一乘经,那本经是一乘中一乘。为什么呢?《华严》的精华,《华严》的精要,岂不是一乘中的一乘,了义中的真实了义。我们要把这个法门认清楚,然后你才晓得这个经典的宝贵,你才能够万缘放下,知道这一个经就是一切经,念这一部经,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统统念尽了,何必要找那个麻烦。这都是真实的事理。
“万善同归”,这一句话我们也不能轻易看过。此地讲的万善,不是我们普通世间人修的小善,这算什么!这个地方所讲的万善,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修因证果、普度众生这个善。同归,归到哪里?都归在《无量寿经》。所以这四个字,在本经那个意思就非常特殊了,跟在平常看到这四个字,意思不相同,广狭浅深有很大的出入。诸佛如来所修的一切善都归在这个经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