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乘福
小乘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的基础上,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修十善业,有这个基础才真正能够入佛门,具足学佛的条件。入佛门应先拜老师,受三归戒。三归戒是很隆重、严肃的大事,不是小事。这是正式拜释迦牟尼佛做老师,愿意一生依照老师的教训来修学,来修行。正式拜老师,老师就得传授修学的总纲领、指导原则,从此修行有了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修正行为最高的指导原则,这叫‘传授三归依’。三归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古时候讲三归,大家都懂,不会错解意义。但是,佛法传到现在,大家一听佛、法、僧,不少人错解三归的意义。听到‘归依佛’,就想到佛像;归依佛像,这错了。听到‘归依法’,就想到经典;听到‘归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三归的意思完全给弄错了!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惟恐后人对三归误解,所以在坛经讲传授三归,就不是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从三归的意义上讲,不用佛、法、僧的字样,而说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使我们耳目一新,一听就明白其意趣,不至于误会。然后给我们解释,‘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法’者正也,法就是正知正见。‘僧’者净也,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我们修行的主要依据,是要依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这个叫‘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而不是归依某一个人,这一定要认识清楚。否则的话才入佛门,头一堂课就错了,一错就错到底了,你还能有什么成就呢?所以传授三归时,传授证明的老师,一定要将三归的真正意义解说,这才是真正的传授三归。我们听了欢喜接受、依教奉行,从那时起,你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诸佛如来的学生。如果真正是佛的学生,经上说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如果归依错了则是假的,那就得不到诸佛护念,及护法神的保佑了。......
恭读并转摘自净空法师主讲 《认识佛教 - 幸福美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