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佛教》(八) 佛陀教育之入门 << 地藏经 >> - 大圆满 3

(2006-08-14 13:02:05)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够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错误的。所以佛门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两大原则。后来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与正说恰好相反。原因在那里?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着就讲智慧大圆满,大圆满的智慧流出大圆满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动,这样才能够帮助无尽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第四句讲大般若光明云--圆满的般若。般若智慧的差别在那里?大般若经上讲得很明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般若无所不知智慧。换句话说,一个是,一个是。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两个名词,我们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够说明宇宙现象的这种智慧,叫做智慧;能够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断无明烦恼,称为根本智。能够解释宇宙万有现象,称为后得智。诸位要知道:后得智是从根本智里生起来的。如果自己对于整个宇宙的大圆满,你不能彻底证得,怎么能说得出来呢。修行人证得的是般若波罗蜜。像中国的禅宗不是单讲六度里的第五度--禅定波罗蜜,而是讲般若波罗蜜。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就叫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可见禅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禅定。

 

般若、智慧;一个是讲智慧之体,一个是讲智慧之作用。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所不知。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无知的般若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无明、烦恼破尽了,就证得自性的大圆满,恢复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云,它含有这么深的意义。这两种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学目的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恭读并转摘自净空法师主讲 《认识佛教 - 幸福美满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