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五)

(2006-06-13 10:09:01)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此肯定的说,即等于此经所说:是故空中无色,无五蕴,无十二处十八界。相是有,性是无,性中既无,相有也不是真有,此关键之所在。以第一句作一说明,空中无色,即今天所讲的物质,物质在感觉上是有,是假有、幻有、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如真有就有妨碍。细心观察,不难得到真相。如真有,理与事,事与事,皆有妨碍。如看电影,银幕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现出画面,并无染着。性为银幕,没有生灭、染净、增减,而画面则有生灭。明白之后,心地清净,叫作开悟。心中不再有妄想、执着、取舍、得失,离开一切虚妄的妄想执着,恢复自性的本体,自性是本来有的,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即佛之知见,念佛人如明白这个道理入此知见,即是经上所说的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可知事实真相对念佛人说非常重要,若是明了就是明心见性。心是相,即诸法,诸法是心变的,阿赖耶变的。性即此地讲的空,自性的本体。性是本体,心是作用,见性即明心了。明心见性之后,不再有妄想执着,凡圣的见解也都没有了,说性说相,皆不可得,何况诸法,本来无一物,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不起心,不动念,一切现象现前,清清楚楚,此人即是佛菩萨。有人说,既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何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应知佛果地所证境界,根性利的人可以体会而不易证得。虽能体会而烦恼习气未能剧断,在一切境缘幻象中,还会起心动念,仍有可能堕入轮回。不但凡夫,连大菩萨都怕堕落,于是华严会上大菩萨们都发愿求生西方,如此看来,焉能轻视净土法门。
 
净空法师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二因缘 四
后一篇:病从口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