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亲闻记
[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二十五圆通,门门第一。法门并无高下,譬如病人,各人症候不同,用药自异,而药能对症就是第一。无论那个法门,对自己修学非常适合契机,就是第一。圆通是圆融之义,通是通达无碍,圆满通达即大彻大悟,无论学过与未学过都能明了,能知过去未来,且能知道别人的境界。因别人的心与自己的心是一样的,到此地步即谓之神通。通有六种,其中之一是他心通,因为心是一个。现在我们不知道他人的心境,因有障碍。譬如水,有波浪,照不到外面状况。若是心地平静,本能就恢复了,不是修来的也不是学来的,你本性没有的你一样也得不到。
大势至为什么说无选择,他是外不选六根相,内不择六根性。六根相六根性包括所有一切法门,他都无选择,他只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眼不向外面攀缘,乃至意不缘法,并且唯依一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前面是相上舍,我们还可以作到。后面则是在性上舍,我们就难了。
余念不生曰净,念而无念故。欲求净念成就,都摄六根就圆满了。此二句相辅相成,可以互为因果。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这句阿弥陀佛也不执著。不停的念,无有念,亦无无念。有念与无念都没有,谓之无念。有念无念都不执著。凡夫执有,二乘执空,菩萨两边都不执著,谓之中道。一心系佛曰念,常常想佛教我们的教诲、理论、方法、境界,存养于心中,不想别的事,谓之一心系佛。
梵语三摩地此云等持。凡夫有人我、是非、高下,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即平等了,我心平等即与诸佛菩萨平等,以清净平等心即能照见万法,乃是真实智慧。平等心亦叫禅定,亦即《无量寿经》讲的清净平等觉。从事上讲叫念佛三昧,从理上讲就是自性佛。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言:‘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此句出自《大集经》,念佛与参禅,在成就上无二无别。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都是赞叹念佛。莲池大师说:‘一句弥陀,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誓无改变,决定得生。’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莲池大师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最初学教,后来参禅。儒家道家的基础深厚,晚年专心念佛,为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又说: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前一篇:禅机妙语 - 本来无一物
后一篇:施恩不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