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就给他自由

标签:
育儿朋友自由平等尊重 |
分类: 婴儿期:1岁 |
写这个题目好像有点误会。看官会以为敝人说的是丈夫?非也。
对象是上面那人。
最近几日,他好似不爱笑了。昨晚从广场回来,走到楼下看见院里的几个小婴儿。连忙过去交流。当妈后特喜欢这样。
那两家都是小女生。还没走近,她两就咿咿呀呀向我“打招呼”。我学着她们的语言嗯嗯的应和着。
小孩儿在一起总是有兴趣的。张锦东挨个盯着她们看,完了目光移向大人。这期间都是四平八稳不苟言笑。邻居阿姨逗他:“咱男子汉就是不一样哈,哦~”
“东儿是不是困了呀?”不管怎么逗,我们都是嘴巴紧闭。
萱萱爸爸使出了看家本领,给他接过去抛向空中。这招对付婴儿百试百灵。可我们张锦东,依然一副懂事儿的大人模样,不笑,就是不笑。
“估计是困了。”我紧紧给他抱在怀里。谁知小家伙这会儿来了精神,抱着我直啃肩膀。
“原来我们认生了呀~”萱萱妈逗他。
他咧嘴给人家一个腼腆的微笑,转向又趴我怀里了。
认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表现。他开始对陌生人有所戒备,这是好事儿呀。先前担忧他老不爱笑是不是缺乏营养?该不该给他专门教你好、再见等动作呢?别的大他45天的孩儿这些都会,而他还局限于拍手、恭喜(还不理解其意思,即不能在语言引导下做此动作)等。
揠苗助长?我觉得有点。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发育的,他们是一个个小小的独特个体,没有道理按部就班。
书上说了,要保持跟孩子说话的习惯,但无须刻意教授。语言是在生活中理解学习的。
我突然有点自责。做为妈妈,我应该享受宝宝的每一个进步,而不应该为他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没学会什么本领而烦恼。不是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是监护者、引导者。我们应该行使监护的使命,默默地守候在他们身旁,做父母,也做朋友。在他们需要支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若一味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学这学那,似乎有点不尊重小人儿。
务必记住,孩子不需要为大人的理想埋单。
欢迎来瞧瞧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