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愚巷
虎年央视春晚,太多的广告植入,网友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是绑架了观众的眼球。
春晚一年才一次,作为中国人心目中最高雅的一台春晚,无端被植入的广告糟蹋了眼球,怎么能在全国上下欢腾的除夕之夜植入泛滥的广告?网友的不满仅指一部分,对本山大叔的不满显然更多了一些,本山大叔在去年的春晚就有广告植入,至于当初的植入性广告,在观众眼里还是个模糊的概念,直到这台春晚,才有网友指责植入广告形成心理性强迫,本是一台雅俗共赏春晚,怎可让广告占粘污观众眼球?
说到植入性广告,这些年来愈演愈烈,也是电视媒介赢利模式。对于营销专家来说,这是一种策略,观众不是这么认为,感觉像欺骗,一种被迫的联想,但影视产业和娱乐方向被商业化,靠广告效应来达到目的。无奈,观众爱电影,电影被爱观众,符合一种逻辑的关系,是时代的附加品。
小品,电影,包括其它出现的镜头内,植入广告后,传播范围广,加上一些软性的广告,呈现在观众心里浮想联翩,甚至达到刻骨人心的效果。国内电影:《手机》就是植入性广告比较成功的例子,某品牌手机在一分钟出现一次,折射率绝不低于媒介推广和大众范围。
这些年来有多少电影,小品和其它的一些植入广告出现,我们来盘点一下:
国内较早植入广告的国内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某牌子矿泉水的出现在剧情内,虽然此矿泉水并非出名,可已在观众面前定位植入的软性广告。
冯小刚执导的《一声叹息》植入广告台词:“别住着总统套房就大手大脚花钱,要吃饭到外头去吃,千万别从饭店叫,一碗面条能收你二百块……电话线也给我掐了,打电话用某某卡。”并多次提到不同广告词。
电影《天下无贼》植入广告:刘德华开着宝马将与一辆车身标着“某某润滑油”字眼的大卡车相撞,“某某品牌润滑油”多次出现在你的视线中。
电影《非诚勿扰》植入广告:整部片子都是广告:据悉:植入式广告受益是2000万。
电影《没完没了》植入广告:车身广告反复在电影中出现。
电视剧《刘老根》植入广告:电视剧中的某某山庄出镜率高,使这个无名山庄一夜成名,光一年接待游客数万次。
电视剧《丑女无敌》植入广告:在剧中从头到脚的生活用品都是植入性的广告,抓住了观众的潜在心理,义无反顾的做到了一次盆满钵满。
湖南卫视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植入广告:一集“流星雨”的广告时间占到了40%,脱离剧情,被指把观众当傻瓜。
电视剧《幸福一定强》植入广告:被网友调侃为软广告的“集中营”,整部电视剧多个品牌随时出现,演员故作姿势,让广告更多显露。
电影《过界》植入的广告:郭涛和李小冉感觉不是在拍戏,而是在做某汽车品牌的“全程”代言人。
电影《疯狂的赛车》植入广告。多部不同品牌汽车撩入眼前,还有几家门户网站尽在其中。
新闻三十分植入广告:去年,刘翔和姚明出现在央视新闻中,姚明手拿饮料,被网友认为植入性广告。
当然,在小品中植入广告算不上最高境界,难怪本山大叔多次被网友骂翻天,真正最高境界的植入性广告一般出现在影片中,观众对偶像的崇拜,对英雄身上的简单物品都想获得信息,比如英雄身上的现代通讯设备,随身物品等。
对于众多影视作品植入广告,绑架的不仅仅是观众眼球,如一杯糖水中掺入了盐水,过于腻味,过于逆反。春晚小品植入广告,偏离了春晚的主题,观众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却被物质观念冲淡。但我觉得植入性广告它有个”生命周期”,过了某个时间段,植入性广告不再隐晦,或许逐渐被清退,或者消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