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
(2009-03-04 17:56:22)
标签:
经济财经华北银行政协委员建议吴刚解放区文化 |
分类: 杂文观点 |
1947年7月起,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各解放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几大解放区的银行发行的货币不统一,造成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的局面,交易时要按照比价进行折算,影响了生产流通和经济往来的顺利进行,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已势在必行。
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发出《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信》,阐述了改革货币制度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必要性,并对发行新币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第四号公告,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并同时发布人民币(当时称为“新币”)。因为当时的军队称人民解放军,解放区政府称人民政府,并且这种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新中国人民自己的货币,所以当时被定名为“人民币”。这就是“人民币”名称的由来。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陆续收回各解放区发行的地方性货币,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上计价、流通,并用收兑的办法肃清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使人民币成为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制度的建立,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货币制度混乱的历史,真正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告别了国民党政府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时代,开创了货币稳定、经济振兴的新时期。
政协委员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认为,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很有必要,并就此专门提交了提案。
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民币却不能在世界自由流通,没有成为世界货币;要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强国,就应当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有利于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吴刚委员用这四个“有利于”立论了自己提议的现实机缘和战略意义。网友们怎么看?您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