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遗嘱
(2024-03-23 09:20:05)
标签:
百姓生活遗嘱 |
分类: 记事 |
为给弟弟办继承爸妈房产的手续,又一次看到爸妈遗嘱,当年情景如在眼前。
爸妈是我们这个多子女大家庭的核心或曰中心。他们心细如发,办事力求滴水不漏,处理家务事也如此。对如何安排自己晚年生活,他们想得早,想得远,想得深,其中涉及身后遗产的处理,更是力求圆满,不留后遗症。他们采取民主的办法,让几个子女先讨论提出意见,然后他们拍板决定。
较早一次讨论是在2005年底到2006年初。当时爸爸近85岁,妈妈近80岁,已离休多年。我们几个子女除小妹外,均与父母同城但不在一起住,各自有个独生子女的小家。平常家里有事,诸如安装空调、修缮房屋、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置办家具等等,几个子女均出资出力。弟弟是下岗职工,收入较低,一直在爸妈的关爱与扶助下生活,后经爸妈的努力 有了自己的住房,但仍与父母同住一个院,日常能够对父母予以照应,如回家做个饭什么的。爸妈年老体衰,希望完全依靠子女们安度晚年。养了你们一辈子,你们应当知恩图报呀!随父母意乃大孝。这是爸妈的意思。2005年12月24日和2006年元旦,几个子女按照爸妈意见进行讨论。大家认为,应由父母提出自己愿由谁照顾他们的意愿,要照顾到父母日常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在父母身后遗产处分上,大家一致认为可优先考虑照顾收入较低的弟弟一家。这个办法跟爸妈谈后,爸妈让我们再议並要书面材料。此后,这样讨论就没断过。
2009年,爸爸88岁,妈妈83岁,爸妈的日常生活多由弟弟一家照应,弟媳为他们做饭。有段时间请了舅家姐妹来家,就不用弟媳回家做饭了。爸妈再次提出要子女们重新搞个照顾他们晚年生活的材料。2009年5月29日至5月31日,几个子女在爸妈家、大妹家及裕西公园,在小妹起草的“家庭事务协议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打印好的稿子拿给爸妈看,又按他们意见修改,最后到弟弟家,包括弟媳、侄女一起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几个子女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2013年,爸爸92岁,妈妈87岁,几个子女除弟弟外都有了孙辈,不仅要照顾爸妈还要在家带孩子。这前后,较长一段时间爸妈曾让舅家姐妹来家照顾他们生活,舅家姐妹离开后就让弟媳过来做饭,以后又让我们几个子女轮流回家做饭。10月2日国庆放假期间,按爸爸的意见,几个子女在一起讨论是否让弟弟一家住到家里照顾父母,房产就由他们继承了。因当时只有弟弟一家没有带孩子的负担,并且收入较低。但妈妈有倾向于依赖所有子女而不是一家的愿望,还不愿意雇个保姆。鉴于这种情况,经过讨论,大家提岀了三点意见让爸妈参考:一是尊重爸妈作出的任何处置家产的决定;二是爸妈认识统一后再作晚年生活安排的决定;三是建议不急于现在就将房产过继给弟弟,可开个家庭会提出身后房产由弟弟继承的意向,但前提条件是弟弟一家应从现在开始居住在家并负担起照顾爸妈饮食起居的责任来。如弟弟一家不同意这样做,则可实行子女轮换制,轮流照顾爸妈,那房产则不能归弟弟一家所有了。这个意见其实就是把继承房产与照顾父母晚年生活之事连在一起。跟爸妈讲后,他们没有提出异议。
2014年,爸爸93岁,妈妈88岁。当时除小妹外,几个子女在一段时间内轮流回家为父母做饭。4月5日清明节这天下午,我在给爸妈做好晚饭后,按照爸妈意见,召集几个子女在附近的一个饭店继续协商讨论。次日(4月6日)小妹将讨论提出的由爸妈拍板决定的两个可选方案写成文字材料交给了爸妈。这两个可选方案:一是房产由一家继承,这家照顾父母,其它资产另分。二是房产均分,其它资产处分重点关照弟弟,照顾父母日常生活方面则实行各家轮流的做法。4月17日爸爸告诉我说,侄女同意她们一家继承房产并照顾他们的生活,但要求搞出个书面材料来。6月10日,爸爸考虑大妹所说的不急于将房产给弟弟的话,仍要我们几个子女轮流回家做饭,我与大妹分别向爸作了解释,之后爸爸考虑再三,跟我商量过几次,最后亲笔写了一份材料。8月30日我在爸爸写的材料上签了字。此后,弟弟与弟媳搬回家里住,我们几个子女不再轮流回家做饭了。
2015年,爸爸94岁,妈妈89岁,弟弟及弟媳在家照顾爸妈的饮食起居,其它子女们不断回家探望,购买爸妈需要的生活用品,解决家里遇到的各种问题,弟媳有事时,其他几个子女就及时替补回家做饭,连家里发生的小事也及时赶来解决,爸妈有病或往院更是主动请医或联系病床,爸妈住院期间承担了办手续、陪床等事宜。12月9日爸妈正式立下身后房产由弟弟继承的遗嘱。这份遗嘱,可以说是在几个子女讨论的基础上,父母经反复斟酌,按照自己意愿,由爸爸亲手执笔书写的。侄女是学法律的高才生,知道如何规范。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其中第1134条有自书遗嘱的规定。这份遗嘱恰与此条规定完全相符。几个子女前后签字画押表示愿意在爸妈身后由弟弟继承房产。
2016年,爸爸95岁,妈妈90岁,几个子女热热闹闹地为爸妈过生日。6月26日妈妈在过完她90岁生日之后溘然离世。11月19日上午在人防楼饭店,爸爸向我与小妹进一步交待了后事,让我保存遗嘱,交待在他生前在没有发生遗弃之类事情的情况下,在他身后按遗嘱执行。自此,在爸妈这里,整个事情有了结果。
2022年,爸爸病重、病危,无奈住医。这前后,在石子女为爸爸雇请了保姆,在保姆回家或有事离开时,子女及弟媳陪爸爸;外地子女常回家看望,购买补品。爸爸住院后由保姆陪护,子女联络医生为爸爸诊治,参与陪护,做营养丰富的饭菜;弟媳及侄女常来病房探望。特别是疫情肆虐的最后一年,几个子女总是想方设法为延长爸爸生命而努力,尽量使爸爸安度时光。11月17日爸爸离世,亨年近102岁,走时因防控仅有侄女在身边。
2023年3月26日,经几个子女认真研究讨论,将爸妈的遗嘱交给了弟弟。
流水账般唠叨一遍,记叙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从中看到:围绕爸妈晚年生活,全家总动员,尽量使爸妈心愿得以实现。爸妈遗嘱从酝酿到成立历时长久颇费功夫,充满了爸妈的思虑与对子女的关爱,也表现了他们的理智与品行。子女们照顾年老体衰的爸妈是为孝,爸妈将遗产留给子女是为爱。我们这个大家庭在孝与爱之下解决了爸妈晚年生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扶了家中收入较低者,使父母晚年生活安定,后事得以较为妥善的解决。
时空轮转。如今我们也将到爸妈当时的年龄。回首往事,忽地感到,爸妈一代虽饱受风霜,但有个多子女的大家庭,子女们对他们言听计从如众星捧月般,多么幸运与幸福的呀!在这方面我们无法与他们相比,没有他们的福分。
逢祭扫时节,真切缅怀爸妈,感恩爸妈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愿爸妈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