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平圣
天平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82
  • 关注人气: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2021-01-18 15:51:39)
标签:

跨过鸭绿江

历史

文化

分类: 杂谈

央视一台热播电视剧《跨过鸭律江》昨晚演义到铁原阻击战任务完成,第五次战役结束。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立国之战。《跨过鸭律江》合景式再现这场战争的场景,把人们带进炮火连天的岁月,使人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惜流血牺牲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认识今天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读史明志。仅就抗美援朝一至五次战役作一简要综述。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历时10天。此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后进行的第一场战役,是一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是在“联合国军”认为中国“干预的黄金时期已过”不以为我会入朝参战而分兵冒进;志愿军仓促入朝、严重缺乏情报、尚未来得及完成作战部署的情况下,两军不期而遇进行的一场战役。志愿军以战略上的后发制人和战役的突然性,将冒进至鸭律江的敌人以迎头痛击,但由于西线的志愿军与南朝鲜军队在温井的遭遇战过早地暴露,预定的战役进攻目的没有完全达到。这次战役歼敌1.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律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人企图于“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为朝鲜人民军赢得了整顿时间,为尔后的作战创作了有利条件。此役,我军也付出一定代价,伤亡1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62。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此役于1950年11月7日至24日,是诱敌至预定战场后发起反击扭转战局的一次战役。当时,敌人不仅在技术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兵力上,新调来两个美军师和英、土军各1个旅,一线达5个军13个师另3个旅1个空降师,共22万余人;而我军6个军18个师,23万多人,我方兵力不占优势。我军充分利用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把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退路作为战役的重点,使“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清川江两岸和东部长津湖畔,被迫放弃平壤、元山,从陆路、海路退到“三八线”以南。此役我军不仅粉碎了敌人迅速占领朝鲜北半部的企图,还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我军伤亡3.07万人,敌我伤亡比为1:0.85。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是我对预有防御之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我军经过两次战役,兵员损失较大且没得到补充,部队相当疲劳没有得到修整,运输线进一步延长,后勤供应更加困难,一线只有6个军23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7万人,总计第一线兵力30万人。而敌人在“三八”线部署了13个师(旅)20余万人,又从东线咸兴方面撤下美军和南朝鲜军向“三八”线增防。因而仅就敌我第一线兵力对比而言,我之兵力亦嫌不足。我曾考虑推迟至次年二三月间我军经过补充休整、第九兵团入朝之后再举行第战役,后依据当时形势决定抓住时机发动进攻。经过8昼夜的连续进攻,突破了“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防御,占领了汉城,将战线从三八线推进到三十七度线附近,向前推进了80至110公里,歼敌1.9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妄图据守“三八”线即设阵地准备再犯的企图。此设,我军伤亡8500余人(含朝鲜人民军2700人),敌我伤亡比为1:0.43。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敌人为了消耗与疲惫我军,查明我军情况,开始采用“磁性战术”,在水源至利川间实施试探性进攻。敌曾三次进出乌山里,四次进出金良场里,三次窜占利川。18日后,敌又以同样方式向原洲、宁越一带作试探性进攻。1月25日敌向我进攻,中朝联军被迫停止休整,立即转入防御作战。此役历时87天,第一阶段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战线顽强抗敌,集中6个军在东部战线横城地区实施反击;第二阶段全线转入运动防御。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此役歼敌7.8万余人,使敌人每天要付出900人的伤亡代价才前进1.3公里,志愿军胜利完成防御任务,赢得了时间,掩护了战略预备队的集结,为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在技术装备处于劣势的我军靠一般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此役,志愿军减员5.3万余人,敌我伤亡比为1:0.67。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朝联军共投入15个军的兵力,连续奋战50天,直逼汉城,又转移兵力于东线,之后向北转移,使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此役歼敌8.2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妄图在我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峰腰部建立新防线”的计划,摆脱了我军在第四次战役时所处的被动局面,并使我新参战兵团受到锻炼,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经验。同时,经过这次战役的较量,也迫使敌人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作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了停战谈判。此役,我军付出了相当代价,战斗减员为8.5万余人,敌我伤亡比为1:1.038。

诗史漫记——盘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使“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趋于均衡,战线相对稳定下来。侵朝美军虽然在技术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土气低落,尤其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因而在严重的形势面前,美国杜鲁门集团作出了在有利于美国的条件下结束朝鲜战争的决定,提出停战谈判。经过一番运作,1951年7月8日双方各自派出3名校级参谋军官在开城高丽里广文洞的来凤庄会晤,为停战谈判进行筹备工作。

为使美军接受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等条件,志愿军开始筹划第六次战役。1951年8月17日,彭德怀正式下达命令,计划出动志愿军13个军和人民军4个军团,以及航空兵22个团,一举攻破“联合国军”防线,然后打到“三八线”以南。大军已箭上弦、刀出鞘,蓄势待发。但邓华根据形势及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停止第六次战役的建议。邓华的建议引起毛泽东、彭德怀高度重视。8月19日,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代总长,根据毛主席指示,以中央军委名义下达指示,确定9月战役计划,“改为加紧准备而不发动”。此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歼敌7.8万余人(美军2.2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夏季攻势。

自此,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阶段,直至使美国侵略者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