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今年已七十――悼博友凤歧先生

标签:
杂谈情感 |
分类: 诗词 |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玩博更稀奇。韩凤歧老先生今年已七十了,取名茂树下闲人,开了博客,成一博友。待笔者正要与其切磋交流之际,竟驾鹤西去,痛感失一知己,不胜悲哀,作四言拙文悼之:
韩君凤歧,正厅官帽。引退十载,脱俗飘渺。
古树根深,老迈叶茂。闲人不闲,七十也俏。
新闻球赛,日日喜好。观赏完毕,安稳睡觉①。
养生保健,陶冶情操。铁裆功成②,摩头烫脚③。
悠闲漫步,欧州远翱④。追风逐浪,静看风潮。
学操五笔,虚心求教。自称新手⑤,博文尽抛。
人生感受,同飨潇潇。归去来辞,诵读仿效⑥。
QQ未通⑦,莫闻数叨⑧。飘然西去,呜呼恼懊!
今夏同游,为其留照⑨。今忍观之,不知君消。
愿君心安,驾鹤远眺,来世再见,一路走好。
注:①韩老说他退休后每日“听完新闻看赛球,既不瞌睡又无愁”。②韩老在他博文中多次介绍摩腹养生、前列腺炎保健操、铁裆功等方法。③韩老自称“自习一套养生法,烫揉脚后按摩头。”④今夏韩老与老伴畅游欧洲,是他最后一次远游。⑤韩老自称是电脑新手,设立自己的空间的目的是吸收更多的知识,陶冶性情,强身健体。⑥多少年来韩老一直反复地背诵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觉得诗人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仿效。⑦韩老说他要开QQ,请笔者网上与其切磋交流,不想未能如愿,痛哉。⑧韩老曾引刘济民文章《当生命进入倒计时》,称最后告别词仅10秒,“10、9、8、7、6、5、4、3、2、1”,即告别结束。⑨今夏同游时为其留照成遗像,哀哉!
附:
树下闲人博文(摘):如何过好自己的生命倒计时
死亡对任何人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多少年来我一直反复地背诵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觉得诗人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仿效。今天看了书刊号08、4、14日刘济民的文章《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感觉对此问题讲得更加透彻明了,而且阐述生动精辟。看了深受启发,很受教育。现转呈我的博客,敬献广大网友同飨。
70岁了,虽说人生七十不稀奇,即使能活到百岁,毕竟也巳过了大半。如真能活到百岁,最后这二、三十年怎么个活法?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具体作法是:爬山爬到80岁,打拳打到90岁,散步走到百岁。你看,这样一分解,也简单。悠闲散步走到生命的尽头,既长寿,又健康。人生百年,就这么简单。我看,用不着那么多的忧虑,用不着想得那么复杂,更用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千万不要把比较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了。
总归是进入老年了,日子越过越少,我看,等活到100岁时,倒计时比较科学。因为可以倒计,最后总要留出点时间来,邀集家人及亲朋好友,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我发表最后的告别演讲吧。我估计,再作长篇大论的“重要讲话”是不可能了,一定没有那个力量了,只能发表极为简短的告别词,比如10秒钟,足够了。
讲什么呢?国际形势,国内形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文史工作,太极神功,养生之道,等等,讲也讲不清了,不讲了吧!
可否只讲3句话:“老伴,孩子们,同志们,朋友们,乡亲们:我这就走了,咱们不必说再见!你们好自为之,多多保重,祝你们健康长寿!”
10秒钟的告别词,比较得体。“10、9、8、7、6、5、4、3、2、1”,10秒钟倒计时读完,告别结束。然后是鲜花、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送我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