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好


标签:
苏轼台声千金青楼梦文化 |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好
文/十年一剑擎
http://s9/middle/4993b95chb4c29d370cf8&690
http://s13/middle/4993b95chb4c29cfe744c&690
http://s10/middle/4993b95chb4c29d4f5f49&690
http://s5/middle/4993b95chb4c29d129874&690
苏轼有首著名的诗叫《春宵》,这首诗之所以著名,不仅在于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妙的“春宵”图,而且还在于诗歌里的潋滟和暧昧。
诗歌这样写到:“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从诗歌描述的内容来看,苏轼诗中的“春宵”自然是一个春天的夜晚。
春天的夜晚,原本就应是安谧、宁静、柔润、温馨、清新的夜晚,这样的夜晚似乎一定就是“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夜晚,这样的夜晚似乎一定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夜晚。夜晚柔静如斯,夜晚和煦这般,原本就已经让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了!
然而,这样的夜晚,却是“花有清香月有阴”!“花有清香”自然已是春意浓浓,“月有阴”自然枝繁叶茂了。但是,在淡淡的月色中,似锦的繁花似乎少了许多的娇媚,多了些许的含蓄、朦胧、文静、典雅,空气中也似乎溢满了大方、端庄和高贵;在枝繁叶茂的阴影里,四溢的芳香似乎少了几分恣肆、浓酽、稠密、香甜,空旷中也似乎弥漫着恬淡、清纯和飘逸。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沉醉的夜晚啊。
然而,仅仅这些还不够,还有“歌管楼台声细细”啊。
如此的良辰,如果没有了情调,那么,将是对美好的多大亵渎;如此的美景,如果没有了品味,那么,将是对清纯的多大出卖;如此的夜晚,如果没有了浪漫,那么,将是对风情的多大浪费;如此的春宵,如果没有了欣赏,那么,将是对春光的多大辜负。“有花无乐不精神,有月无香俗了人”啊。听啊,那“歌管楼台声细细”来得多么及时。在溶溶月中、淡淡香里,那“歌台暖响”,那“朝歌夜弦”,似乎多了几分娇媚、闲适、甜润、婉约、淡定、满足和雍容啊;而且,在春江花月夜里,有舞榭歌台,有亭阁轩宇,有丝竹管弦,有灯红酒绿,这生活又多了多少的情怀、情调、情致、情趣啊。
有了这些,有了这般的情致,难道还排不上、算得上“春宵一刻值千金”吗?
更重要的是,这“春宵”因为多了“秋千院落”、郁于“歌管楼台”,似乎有了拥得千娇百媚、落得万般风情的浪漫,似乎暗寓着春风一度、云雨一番的轻狂,似乎多了青楼梦好、楚馆薄幸的醉生梦死。
由此想来,如此得春风沉醉,如此得春心荡漾,如此得春情萌动,如此得春意朦胧,又怎么不让人流连,又怎么不让人心旌摇荡?
良辰美景不可辜负,春宵一刻弥足珍贵!
这一切,让人快,让人羡,让人醉;然而,这一切,也让人醒,让人疼,让人悔。
“春宵一刻值千金”啊,谁人消费得起,谁人消耗得起,谁人浪漫得起,谁人挽留得起?
也许,你能将千金转换成物品,赋予它体积和重量;但是,你却不能将“一刻”转换成商品,赋予它长度和宽度。
如此这般,“春宵一刻值千金”又怎么不留给世人哀婉、迷醉、失落、惆怅、无奈和遗憾啊!
如此,“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有了人生的哲理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