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和”的答案,悲哀的教育

(2011-02-25 22:38:07)
标签:

山鹰

林场

教育教学

教育

失“和”的答案,悲哀的教育

 

最近,我发现,20102011学年度各地的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很多都选用了一篇题为《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文章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且,绝大多数模拟试题没有对原创试题进行目的性监测试题再造,更没有对原创试题进行个性化加工,几乎绝大多数试题直接照搬人家的原创试题及答案。

说实在话,用《麻三爷和他的鹰》原创试题的那位教师,应该有很深厚的高考复习指导功力和试题研究能力。他所出的四道试题,全面涵盖了《语文考纲》对该知识点能力考查的角度和层次,既有对主要文句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也包括对文章选材、谋篇、布局特点分析能力的考查,还包括对文章表现技法或艺术风格的鉴赏能力的考查,更包括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及阅读审美能力的考查,有很好的覆盖性、区分度。

但是,可能受原创时整体考虑的影响,原创试题答案中有一处地方的答案很值得推敲,体现出一定的认知、思想、审美局限,似乎与现代思想观念、理念背离,明显带出或左或偏或狭或虚的倾向,甚至给人一种扭曲人性的感觉。

更可惜的是,许多语文教师在出题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原创试题答案的问题。

那道试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全面深刻分析故事中麻三爷的形象。答案分析到,故事中的麻三爷“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体现了他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

应该说,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对麻三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还是比较正确、全面、透彻、深刻的。

然而,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这一条也是第一条分析,却有一定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推敲。

说实在话,麻三爷“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体现了他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这种说法不仅牵强,而且不合情理,甚至有点扭曲人性!

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恐怕麻三爷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生理有问题;恐怕不是麻三爷工作的林场与世隔绝,就是麻三爷感情上受到过巨大的创伤;恐怕不是林场的领导对职工漠不关心,就是那地方实在是只有仙女没有森林公主!这实在应该是麻三爷的痛苦、不幸、愤怒、遗憾!这也实在应该是生活的无奈、无情!这也实在应该是社会的悲哀、责任。难道麻三爷就甘愿牺牲、献身、付出,难道工作就一定不能要家庭、亲情、爱情、温暖、幸福?

答案中将麻三爷的窘迫和无奈,说成他“公而忘私”,实在是对人物形象的拔高、提升、美化甚至是神化,应该是对人物的生理、心理的扼杀,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情理,扭曲了人性,粪臭了人格,亵渎了自然,泯灭了天理!

对于语文教学,我历来认为,它的作用一定是人文性大于工具性!我历来主张语文教学应该和教育紧密结合,一定体现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

而我在教学中就尝试中贯彻一种名之为“三和语文”的理念。

所谓的“三和”就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一定体现“合和、和美、和乐”的理念,就是把我们的课堂组织、安排的“合情、合理、合意,和洽、和谐、和美”,让语文课堂既有知识性,又有能力性,更有趣味性,更有思想性,更有人文性,更有审美性。

确实,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努力践行“三和语文”教育目标,立志把语感培养变成生存演练,将语用训练变成生活启迪,把文学欣赏变成生命维护,把文化弘扬变成生机灌输!我们的教师应该立志把我们的“语文园地”变成教学灵感的集散地、教育经验的发酵室、生活灵思的百花园。

应该说,不管是“三和”教育教学还是什么其他教育教学,都应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只有有朝气的语文教育教学,才会有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

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陈旧、僵化、落后,不转变、提升,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肯定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甚至是危害!

应该说,今天我谈到的这道试题问题,就是我们的语文甚至是整个教育的怪圈和悲哀。像上面举到的那种答案,肯定让我们难以接受,肯定让学生难以接受,肯定对学生的身心会打来不良的影响。这一定是一种“失和”的教育。

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各种需要背离,这必定是我们的教育的悲哀!

 

附: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这是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林场驻地设在双城岭的脚下,十多间老式石头房子,七八个其貌不扬的员工,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都是直属于市林业局单位的国家正式职工。

麻三爷就是林场的护林员。他在这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40年,由原本肌肤圆浑的后生,变成了尖嘴利眼瘦削的老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交给了这片山林,而今仍孤身一人。

三爷就要离开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听说,这待遇是林业局局长特批的。

即将离开林场的三爷还有件最放不下的事情,那就是不知如何安置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鹰。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鹰,黑底白眉斑的头,下体白色,杂有数目不多的灰黑色小横斑,体长半米有余。说起三爷与这老山鹰,那还真有不少故事呢。

那还是三爷来林场的第二年。当年轻的三爷巡林到老虎崖时,捡到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雏鹰,心慈的三爷就把它抱回林场养了起来。

用药水擦拭伤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爷慈母般呵护着雏鹰;用棍棒敲羽翅、脚爪、钩喙来锻炼筋骨,一次次从高处抛下来练习飞翔……三爷严父般训练着雏鹰。终于,雏鹰成了能翱翔于蓝天的老山鹰,可它总不肯离开三爷。

三爷巡山,山鹰便在三爷上空盘旋;三爷休息,山鹰便落在三爷脚边嬉戏:三爷走到哪儿,山鹰便飞到哪儿。

那年,木材价格飙升,市场上松柏木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就有不少人动了盗伐山林的歪主意。那天,当三爷巡视到跑马岭时,只见五六个光头后生正挥动着刀斧肆无忌惮砍伐着林木。三爷大声制止,他们非但不听,还挥动着工具缓缓靠过来。“喔欧”一声尖利长鸣,几个后生的头皮被重重挠了一把,随即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后生们捂着伤口,惊恐地望着空中乌云般的山鹰,撒开两腿朝岭下逃去。

还有个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爷巡山不慎跌落老龙峡。山鹰便盘旋在老龙峡上空,凄厉的叫声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听到。听到老鹰鸣叫的人都说,那叫声揪心,瘆人!救三爷回来,人们发现山鹰的嗉子里全是血!

商议老山鹰归宿的问题,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跟三爷回城里“老年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场,除了三爷,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给爱心人士饲养,这一天三顿肉,谁喂得起?……老山鹰可顾不了这些,只管“嘭嘭嘭”地敲击着它那粗大的钩喙和爪子。

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钩喙和爪子了。一厚层灰白色硬如石头的物质像枷锁一样,套在山鹰的钩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灵活。那次三爷让山鹰追前面不远处一只半大野兔,几番搏斗后,野兔竟从老鹰爪下逃脱了……

几番周折,市动物园总算答应收留这只年过古稀的老山鹰了,离开的时间与三爷离开林场同日。

明天就要离开了,林场特地给三爷摆了欢送宴。喝酒、吃肉、唱山调子,三爷没有半点情致,整个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耳膜里挥之不去的是老山鹰“嘭嘭嘭”的撞击声。三爷提了些水拿了些肉打开了山鹰住的小棚。

甩动粗壮的脖子,重重击打钩喙;抬起硕大的脚趾,狠命地摔打鹰爪。三爷蹲下身,紧紧抱住山鹰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阵子泪。

嘭嘭——嘭嘭——三爷数着山鹰的“嘭嘭”声直到天明。

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圆脸,市老年公寓、动物园的车也就到了林场。

当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打开山鹰住的棚子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山鹰的爪子、钩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着血,那层厚厚的灰白色的硬东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静静地摆在人们面前。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老鹰复生的传说还真有。”动物园来的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嗫嚅道。

“当一只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传说真正的雄鹰,会忍着饥饿和疼痛日复一日敲打喙,直到脱落;同时,会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获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

三爷呆呆地听着,眼都不眨一下。

催三爷上路的喇叭声再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变卦了——

“我的山鹰有勇气重获新生,它理当属于山林;我虽然年老了,但还比得上一只山鹰。不走了,都不走了!

——在这林子里,让这鹰再陪我30年!呵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动的佛
后一篇:苦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