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阴、被涮、被耍狠了的蜀侯和我们

(2010-10-15 15:55:43)
标签:

蜀国

秦惠王

蜀侯迎金牛

杂谈

被阴、被涮、被耍狠了的蜀侯和我们

新浪博客  十年一剑擎

北齐文学家刘昼的《刘子•贪爱》中有则著名的《蜀侯迎金牛》故事,这则故事将那个叫蜀侯的人着实阴得不轻,涮得实在,耍得卑鄙。

《蜀侯迎金牛》的原文如此:“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山高水险,没有进军的道路。他听说蜀侯生性贪婪,便心生一计,找人雕凿了一头石牛,每天在石牛身后堆上一些金子,谎称是这头牛的粪,并要将这头牛送给蜀侯以增进友好。蜀侯闻知心喜,且信以为真。为早日迎回这头会拉金粪的宝牛,便命人劈山填谷修了一条路,派了5名大力士去迎接金牛。可是,五名大力士把金牛迎回蜀国,秦惠王的军队也随后沿着修好的道路打进来了,蜀侯最终落了个国败身亡的可悲下场。

从刘昼的本意来讲,他的写作目的就是嘲讽那个因小失大、因贪自缢、因愚丧身的蜀侯。于是,就有许多人在刘昼的误导下,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对那个蜀侯冷嘲热讽,大加鞭挞,而且,明诏大号训诫子子孙孙,不义之财贪不得,天上的陷饼吃不得,眼前的“金牛”牵不得。

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都被那个叫刘昼的所谓得北齐文学家蒙啦、骗啦、耍啦!

虽然那个蜀侯如同一名痴呆、一个弱智、一头蠢驴、一只猕猴一样,竟然相信了牛会屙金尿银,蠢、愚、笨、憨、傻到自掘坟墓、自取灭亡的地步,但是,这则故事其实不是讲的贪婪的故事,而是讲的军事谋略的问题!

这则故事还有其历史渊源。《水经注》卷二十七曾引来敏《本蜀论》的记载惠王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比较一下文学性质的杂论,看看有史学性质的文章,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一些断章取义、别有用心、居心叵测的文人,竟是怎样掩蔽史实、混淆视听、混乱是否、蛊惑误导的,本来就是“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吗!

然而,在文人的眼中、口里、笔下,秦惠王竟然有了合理的借口、堂皇的名义甚至正义的立场!

人家《本蜀论》就是客观展示的秦惠文王的军事谋略,一点不曾掩蔽秦惠文王的战争企图、贪婪本性、奸诈面目!

而《蜀侯迎金牛》中就变成了“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看看,听听,“秦惠王闻而欲伐之”的原因是“蜀侯性贪”!这是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理由吗?因为另一个国家的国王贪婪,另外一个国家就有责任、使命、义务消灭那个国王、那个国家吗?

这是怎样的强盗逻辑啊!美国打伊拉克找的借口、理由也不如它的理由充分啊!

当然,如果蜀侯贪而暴,暴而虐,虐而狂,狂而残,鱼肉百姓、倒行逆施,大事收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国家水深火热,人民怨声载道,秦惠王能够铁肩担道义,勇气除不平,愤而兴仁师,我们自然不应说三道四,而且还应摇旗呐喊、擂鼓助阵、大力支持!但是,我们从文史中看不出蜀侯到底贪到何等地步!蜀侯弱智到相信有“粪金之牛”,他是弱智了点!但是,到底他是否贪到足以被“灭国亡身”的境地,我们不得而知!

相反,《蜀侯迎金牛》中似乎在说秦惠王更贪!他不仅贪人家所有的财货,甚至连人家的人家性命以及家国都觊觎、惦记!他的贪,实在更深、重、狠啊!而且,“蜀道山涧峻险,兵路不通”,秦惠王竟然想出了借“粪金之牛”蒙骗蜀侯的弱智之计,看来,秦惠王的智力也好不哪去!我看,秦惠王的贪心之重和蜀侯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秦惠王的弱智之重和蜀侯相比,我看,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蜀侯之贪,何曾超过秦惠王?

仔细想想,从历史来看,更应该让世人警惕的是秦惠王这类连“五马分尸”这样残暴的事都能够做得出的人啊!

相反,像蜀侯一样头脑简单、贪心不足的人,其实大可不必打翻在地然后再踏上一只脚!应该说,那个蜀侯,人够简单、诚实啦!贪是贪了些,但是,这个侯也可能够有胆的,你大国敢给我十五做城池,我也不吝我的和氏璧!你说你送我“粪金之牛”,我就借机开凿我的战备交通!我的路修啦,我人到啦,你的牛没有啦,或则不会屙金尿银啦,那么,弱智是谁,不说自明!

如果简单地说那个蜀侯蠢、愚、笨、憨、傻,恐怕,我们也够弱智的啦!

读读“蜀侯迎金牛”的故事,思索这些文献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是不是会发现,其实,不光那个蜀侯在文学史中被阴得不轻、涮得实在、耍得卑鄙,我们还应意识到,我们自己,到底有多少地方、多少时候也被阴得不轻、涮得实在、耍得卑鄙啊!

这应该是史传者警醒的事,史论者杜绝的事,史评者可恼的事,我们自身可恨的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