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4.人物性格和动物习性的巧妙结合?

(2012-10-06 08:45:33)
标签:

kk文化

文化

分类: 文学历史资料

84.人物性格和动物习性的巧妙结合?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他们跟某种动物的体态习性糅合在一起,使《西游记》的人物故事具有神话、童话的浓厚色彩,艺术处理上又很注意个性化。

《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例如写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是动物,但孙悟空是猴子,猪八戒就是猪。猴子当然就是“尖脸缩腮,金睛火眼”,猴子是最活泼的动物,这就切合表现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和机智、好动的性格。而猪的体形特征和习性,就是长鼻大耳,行动蠢笨,而且又是贪吃好睡,这都符合作者所要赋予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甚至孙悟空和猪八戒使用的武器,一支是小大由之、变化万端的金箍棒,一支是粗重结实的九齿钉钯,也很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和爱好。有趣的是,作者写他们两人都会变化,但两人的变化却又很不相同。孙悟空是不管什么都会变,变什么就像什么,变大变小变男变女都可以。八戒就不同了,他变石块、变土墩、变大象、变骆驼都行,却变不了轻巧华丽飞腾之物;变个胖大汉还可以,有一次变个女孩儿,头是勉强变了,“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四十七回)。在这不同的变化里,表现了两人本领有高低之分,表现出个性的差异,这在人物典型的塑造上是很高明的。

在取经师徒四众中,唐僧和沙和尚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就比较差。唐僧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内容显得比较贫弱,且作者在描写他的性格特征时,采用的也常是单调、重复的手法。如写他的软弱无能、胆小畏难,不是写他“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就是说他惊得“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沙和尚的形象就显得更为苍白模糊,缺乏鲜明的个性。至于那些神佛妖怪的形象,数量很多,其中有的写得比较有个性,使人印象较深;但也有些形象,作者落笔时少花力气,典型化不够,给人印象淡薄。编述神奇生动有趣的故事,吴承恩是很擅长的,但比起施耐庵、曹雪芹在同一部小说里塑造出成群的使人读了不忘记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这方面就逊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傅山篆书创作
后一篇:松鹤延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