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种芭蕉学书
(2011-08-01 22:10:19)
标签:
kk文化文化 |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他从小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练字,从不气馁。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
虞世南代书戈脚
虞世南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唐太宗曾拜他为师学习书法,且很有长进。可是,唐太宗写戈脚总也写不好。有一次,他写“戬(jiǎn)”字,只写了“晋”,空着“戈”旁,后来叫虞世南写上,然后拿给大臣魏征看。魏征看了看说:“皇上写的字,现在看只有‘戬’字的‘戈’字旁逼真,最像虞世南的字。”唐太宗十分敬佩魏征的鉴赏能力。从此,更加勤奋地向虞世南学习书法。
严师出高徒
虞世南是初唐时的大书法家,唐太宗夸奖他说:“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精通其中一种,就可以成为名臣,而虞世南却兼备五者之长。”褚遂良拜虞世南为师学书法。有名师指点,再加上个人的努力,褚遂良进步很快。有不少人吹捧他,他自己也沾沾自喜。有一天,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说:“智永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退笔成冢(zhǒng),只有他的祖先王羲之才能与他相比。”褚遂良又去问魏征,魏征写给他十六个大字:“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褚遂良深受教益,回去后埋头苦练书法,终于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