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随感http://s13/middle/499314e7g8b2c7189a1bc&690
(文/昕子)在大连这座寒冷的北方小城,天黑得很早,就是白天,灰色的天空也使得屋子里的光线十分昏暗……
我走到书桌前,拧亮了那盏旧台灯,灯泡里的钨丝一下子燃烧起来,它使我的目光集中在上面,又迅速躲避开。我的眼睛里冒着金色的火星,接着一圈圈的黑晕刺进了我的眼部神经。于是,我坐在那把木椅上,安静坐了下来。
每次都是这样,钨丝的燃烧,帮助我迅速完成了一种过渡,从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世界到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虽然那种过渡十分短暂,短暂得几乎被意识丢弃,但是我会在一个难以名状的瞬间悄然与那短暂相遇,然而随即它便消散蒸发了,走进安静的确是件十分不易的事。
思考了许多,其实过去的自己不懂得去想,主要是因为没有可以证实自己的东西。其实,这件东西十分的简单,就是年龄。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年龄越来越大了,这里面包含了多么沉重的内容。
工作,读书和思考,悄然充塞了我的无数日夜。拧开台灯,一团蓝白色的光团浮在半空,我望得见里面飘舞着的空气。台灯就是这么亮着,日子便过去了许多。
桌子旧了,但我喜欢有沧桑感的木器。上面的木纹显然凹了进去,渍进了尘埃,颜色由此变得黯淡。几乎每个夜晚都与它相守的东西,为何今天才理会它的退化,像风雨掠过河滩和土塬似的,我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一次具体的削弱呢?
钨丝的燃烧发出断断续续的微弱声响,光晕由此变得立体了许多,一种时空氛围霎时呈现在我面前。突然有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是否有一种错觉一直误导着我,只要沉默,就必然陷入无法自拔的情感漩涡?其实不是,起码不都是。
时常渴望有人坐下来,跟自己说些什么,或者听人说些什么,这种渴望也许都十分过时了。当我告别了这些可以自由诉说倾听的日子,剩下的也许就只是无形无声的牵挂与回忆了。
信写得很少了,几乎没有,我很守旧,即便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如此的方便,但我还是喜欢书信的内容。如果写信,总觉得必须用信来表达什么,别的方式不可替代。我走到书桌旁,调亮台灯,台灯的灯罩何时发黄了?很久了,我没有置身于这里了。我面对着信纸发呆,拿起笔,顶格写上名字时,我的心情缠绵伤情,那么难以言喻。
就是这样,我渴望着什么,却不具体,但是心中总涌动着许多复杂的东西,就像偶尔眼睛里也会涌动着的湿湿的液体。为了如此莫可名状的诉说吗?也不是。我愿意门被朋友敲响,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不希望有人来。其实我内心是很清楚的,年少时的那种自由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向往着,只是向往而已。如今的自己,无形无声的萧条了许多。
重复着的日子,多数是记不住自己都干了些什么的。越是无从想起那些具体的日子就越觉得这些年过得的确太快了,快得让人生出畏惧与疑惑。怎么会呢?夏天不是刚刚到吗?又该临近什么的预感变得从未有过的强烈。我是一下子发觉自己,其实是自己是很不情愿这个样子去临近什么的。昨日的背后到底躲藏着多少担忧和剩余的明天呢?
怎么会在这个夏天想起过去的许多?一个人!多么地令人同情和伤心。能感觉出从台灯那里涌来的气流,弥漫在这个沉寂的夏日的午后。
陷于沉默,是在等待朋友的呼唤吗?
太长久的时间间隔里,不再有像过去那样的朋友或者知己,来陪我坐一坐了,这的确是一座陌生的城市……
很多时候,我还是愿意独饮一坛醉生梦死,长醉不醒,因为梦里两人的守候是不需要用时间来丈量的,在那里,你可以与你的知己把酒言欢,畅谈一切……
http://s15/middle/499314e7g8b2c72dfb70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