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的斜塔

(2013-07-28 07:47:13)
标签:

旅游

分类: 秋洋游记

在上海的所有旅游资源里,有一处我一直情有独钟,那便是上海的斜塔。

 

客观来说,我来上海前并没听说过上海有什么斜塔,相信许多人也跟我一样,甚至许多人从上海旅游完后,仍不知道上海有一座斜塔。而只要稍微有一点儿知识的人便知道,意大利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也是许多人去意大利旅游时的必选。而国内的斜塔就好像只有苏州的虎丘塔还有那么点儿名气。

 

我也是来上海工作和居住后,才知道松江有一座很“斜乎”的塔,此前虽曾多次来过上海,却从未听说上海有斜塔。而且更神奇的是,上海斜塔居然比比萨斜塔还要斜!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首先上海有斜塔这事就够新鲜了,况且它比世界最著名的斜塔还要斜,这便是一件很“斜门”的事了。

 

我有时不得不为上海感到庆幸,如此繁华的大都市,除了具备国际一流的现代文明,居然还有着丰富且悠久的古代遗存,有可上溯至数千年前的广富林遗址,有各种充满故事和年轮的人文古迹。如果说一座保存完好的遗迹是先人的恩赐,那一座屹立不倒的斜塔则可以说是上天赐给上海的珍稀礼物。

 

我曾多次去探望过上海的斜塔,它坐落在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天马山公园里,远远便能望见它倾斜的塔影。等你到得它的跟前,看着它坚实且伟岸的塔身,虽然因塔脚损毁而倾斜严重,但腰杆依然是笔挺的。我在想像着曾经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以及它成为今天这个“斜样”的原因。它一定饱经了无数风霜,历经了许多坎坷,可它至今依然屹立。

 

我一直喜欢称呼它为“上海斜塔”,其实它有着自己的名字:护珠塔。它始建于宋代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塔高约18.8米,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宋绍兴年间,招抚使周文达奉宋高宗所赐的五色佛舍利珠藏于塔内,时现宝光,故名“护珠塔”。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遭火灾,只剩下如今的砖砌塔身。

 

1982年,上海市文管部门曾对护珠塔做过实地勘测,其向东南方向倾斜6°51′52″,中心移位达2.27米,倾斜程度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还斜1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斜塔”了。故护珠塔又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旅游的一大奇观,也成为上海土地上的一段传奇。

 

既然有如此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可为什么许多人不知道它呢?它一直默默的屹立在上海的西南,掩映在茂密的树林里,在那里守望了数百年,如今依然如此沉默以对,难道它会永远沉默下去?这也令我不免为“上海斜塔”感到惋惜,其实有些旅游名胜是需要精准定位、精心呵护和精巧传播的,目前它仍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这也许才是它不知名的原因。

 

正因为护珠塔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上海应将其作为战略旅游资源,将其定位为与“比萨斜塔”齐名的中国斜塔,抬升其在上海旅游中的地位,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做好保护性的配套开发,丰富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并以“上海斜塔”之名进行精心策划和重点推介,让其成为上海旅游的热门景点,久而久之便可能诞生闻名海内外的“上海倾塔”。

 

我忽然想,东方明珠塔和护珠塔,一今一古,一东一西,理应成为上海旅游皇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