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方的青草

(2010-07-29 13:38:48)
标签:

杂谈

分类: 秋洋随笔

    记忆埋藏了很多年,有时会突然蹦到眼前。

 

    今天,接到“草青”的来电,说她在深圳华侨城的地铁里,准备去民俗文化村,不知该在“华侨城”站下还是“世界之窗”站下,于是打电话问问我。这是一个八年未曾听到的声音,是一个八年未曾接听过的电话,她问我听不听得出来她是谁,其实当电话响起的第一声时我就知道了她是她。

 

    她主动说她现在有了一个两岁半的女儿,现在正在深圳玩,也就是向我问问路。我遗憾的告诉她,我现在已经来上海工作一年多了,早不在深圳的那个华侨城,因此无法招待她们一家。不过希望以后有机会见面,因为她家在武汉,而我们又有一个武汉华侨城,说不定未来会在那里见面。她还问起我结婚没有,我说我也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儿。

 

    她叫“菁”,“草青”是她的笔名。我们是在十年多以前认识的,当时我还在深航,她在湖北航油,因为中南民航局在湖北襄樊搞了一期培训班,我们得以相见。后来一起参观孔明故里,一起上武当山,于是有了更多的了解。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当时培训班行将结束大家准备“劳燕”分飞时,她明显很伤感、很不安,当然不是为了我,但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回深后双方保持着联系,也结下了不浅的友谊。她爱写诗,人也多愁善感,她曾将她的作品寄给我看,因我不太会写诗甚至读不懂诗而未必成为她的知音。不过她对我的散文评价很高,在我保留的她的一封电子邮件里,她说我“风格不张扬,而深稳平实”,读后“感动之至”,“感觉一位知识与感悟深厚的朋友在与自己聊天”,也可能是客气话,也可能真有她说的那么好。

 

    她出身民航“世家”,父亲不幸早逝,母亲、姐姐和她想依为伴,她姐姐在南航当空姐。后来我去武汉出差或经武汉回家时,她带我吃湖北的小吃,坐武汉的“麻木”,还在那种小小的包间里唱卡拉OK,应该说我们之间保持了一种比较纯粹的友谊。记得有一次去武汉,一个叫“虹”的男孩正在追她,我对那个人的印象还不错,不知她后来嫁的是不是这个人。

 

    后来漫慢的就没了联系,我还一直以为双方彻底失去了联系,如此八年。很奇怪,这次才发现大家一直相互保留了对方的号码。我在深圳的华侨城工作了许多年,而她这次是第一次到访,亏得她还能找得出我的手机号。也是因为我离开了深圳很久,却一直未取消深圳的号码,因此她能一下拨通。当手机上显示出她的名字时,我居然没有把握是不是她,不过我也没有其它叫这个名字的朋友。

 

    还是等她自报家门后,才确认就是多年前的“草青”,她还说我总是听不出她的声音。这得说起一段很多年前的趣事:有一天她给我办公室打电话,俩人聊了一段时间,我却一直将她错当成是另外一个人!也巧了,那天我也真的够糊涂,而她说的跟另一个人的情况又刚好全对得上。那一次真是糗大了,虽然隔着电话我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当时的心情也可想而知,还好没有太责怪我。

 

    她也有“对不住”我的地方。有一次去武汉,她来机场接我,当看到我时居然没认出我,她也没掩饰的说我怎么一下子变这么老了,害得她差点没认出来。也不能怪她,那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我确实一下变老了许多,连办公室的同事都说我突然“成熟”了不少。如今我想如果再见,说不定她还是一下子认不出我,因为——我后来又变年轻了。

 

    一个短暂的电话,害得我中午没睡觉,写了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