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秋洋随笔 |
在电视里,我看到了记者拍摄的一张照片:一名男学生被压在倒塌的两块水泥板下,只有头部和手露在外面,另一名年轻的男子正站在他旁边,脸上露出疲惫且无助的神情,他手里举着一个吊瓶,正在给被压的学生输液,生命的药水通过透明的塑料管,慢慢流入奄奄一息的学生体内……
镜头切换得很快,但就是这一幕,便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不知道这名男子与学生的关系,或许他是他的同学,或许是他的哥哥,或许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也或许他只是一个路过的陌生人,也许他们曾情同手足,也许他们从不曾相识,但这些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一根透明的塑料管,以及管内流动着的生命的药水。
我相信这次大地震中,类似的画面出现了很多,有些是被救出来的受伤的人们在接受输液,有些是边营救边输液,还有一些则是这些正在等待营救的脆弱生命在接受输液。输液的人中,有的是医生护士,有的是武警官兵,有的是老师同学……由于不是在医院里,没有可以用来吊药瓶的铁架子,因此所有人只能高举着手臂,将药瓶高高举过头顶,好让药水顺畅地流入病人的体内。
可以想象,这瓶药水对尚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有多么重要,它不仅是多少个小时没吃没喝的人所急需的营养,也是与死神进行殊死搏斗的人对生命的渴望,还是给予恐惧无助的人的巨大安慰和希望。它犹如格林童话里的救命水,又似观世音菩萨手里的玉颈瓶里装的圣水,它能起死回生,它能创造奇迹。这缓缓流入病人体内的,已不再仅仅是药水和营养,而是爱、真情、希望和祈祷。
这不免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另一幕:在华侨城医院前,一对年轻的父母正在门口反复踱步,妈妈手里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爸爸则紧挨着妈妈和孩子走着,他手里举着一个吊输液瓶的铁架,原来正在给生病的孩子输液呢。可能是孩子在嘈杂的病房里觉得不适,拼命的哭闹,为了安慰可怜的孩子,年轻的父母不得不抱着孩子举着吊瓶到外面“散步”。他们的眼睛始终盯着孩子的脸,全然没觉得自己的行为与众不同。
当时这一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妻,作为六个月大的孩子的父母,我们太能理解作爸爸妈妈的对孩子的爱,心中千祝福万祈祷,孩子千万不要生病,只要健康就好!幸好我们的伊伊还挺争气,妻也曾不止一次的说,希望所有的病都生在自己身上,也不要让孩子生病。推己及人,孩子病倒了,眼前这对父母能不心疼、不心焦吗?别说是举着吊瓶在外面逛,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
这便是发自肺腑的爱。也正是因为爱,才让这个普通的输液管显得如此不普通。它犹如母亲与婴儿相连的脐带,是母爱与营养传递给孩子的唯一通道,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精心搭起的爱之桥梁。相信在这对父母的呵护和药水的作用下,这个生病的孩子会很快得到康复。而这次大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呢?
他们同样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同样是需要呵护的幼小生命,同样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然而就是这该死的大地震,让这些孩子饱受最令人心痛的摧残,许多孩子还未明了怎么回事便中止了生命,许多孩子在经历了巨大的恐惧与疼痛后正在等待着救援。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这伸向瓦砾堆中的输液管更显得弥足珍贵?这晶莹的管子里,流淌的是晶莹的泪水、晶莹的希望和爱。
孩子,就让爱慢慢流淌,流入你的体内,渗透到你的心田,融入你的生命。有了它,你不必害怕;有了它,你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