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胡野秋的《胡腔野调》,我也胡写几句。
胡野秋,文化学者,凤凰卫视《纵横中国》的总策划,历届“深圳读书月”的策划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他熟识,先后打了许多回交道,而且还会一直交道下去。说来我与胡野秋还真有缘分,首先是我们的名字都有一个“秋”字,都出生在长江边,都喜欢文字,工作也都与文化有关,更难得是,他是我目前遇到的唯一一位与我同属相同星座的人,即“属虎的狮子”,这还是他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后才知道的。
虽然我比他小一轮,但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神交。一是他策划的《纵横中国》我经常看,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脸和观点。二是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功底,让我多少有些佩服。三是刚看完他的《胡腔野调》,自然又对他的个性和观点了解了不少。看来,这只“属虎的狮子”,我得好好学习学习了。
《胡腔野调》是胡野秋新出版的书,上次来讨论工作的时候,便赠送了我一本。一看便觉得书名取得好,让人有想读下去的欲望。但看完后,才发现他写的并不是一些“胡腔野调”,而是多年来思想和语言的结晶。虽然看似信口开河,但之前必定经过了深思熟虑。他的观点大多也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他并不另类,也不前卫,说的大多是老百性的声音。
书不厚,文章也都很短,读起来轻松。书中说的大多是深圳的身边事,听起来也没有距离。胡野秋将它分为“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评、一些思、一些词”,尤其是其中“大姐大”、“大家的面孔”等一些写人的小文章,人物被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我读《胡腔野调》总是磕磕碰碰的,一点都不顺畅。这倒不是他写得不顺畅,而是因为我遇到好词好句有记下来的习惯,在他的书中经常碰到不错的词句,也因此经常会停下来,拿起笔和本记录之。不过虽然读得并不酣畅淋漓,但意思和意境领会得不打折扣。
读《胡腔野调》,不失为周末的一种消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