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恨

(2007-07-10 11:29:57)
标签:

生活

感悟随笔

文化

休闲

分类: 秋洋影评

爱与恨    小时候看《红高粱》,根本没看懂,估计也没看完。因为记忆中只记得“我爷爷将“我奶奶抱到高粱地里的镜头,将高粱弄倒了一大片……

    后来到了中学,男同学们一起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这种歌是越不会唱歌的人唱得越好,因此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也成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男生们展示雄性的最好方式。


    
十多年后,重看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红》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曾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在我看来它的个性与思想性仍是后来的许多片子所不能及的。《红高粱》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遭遇,被誉为最能体现中国男人阳刚气的一部电影。影片刻画人物、描写场面很粗犷,又很细腻;很传奇,又很真实。

    
电影的前半段讲的是爱情,即西北汉子与嫁错了男人的女人之前的原始冲动。爱得很豪放,很野性,跟后来的“我的父亲母亲的那种婉约之爱完全是两码事,但看起来一样令人荡气回肠。

    
但接下来记不得也让我没想到的是,《红高粱》竟是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片子的后半段一改前半场写农村写生活写情感的画面,突然间变成了敌我之间惊心动魄的浴血战场。

    
自从“我爷爷和“我奶奶住到了一起后,日本鬼子来到了十八里坡,最令人发指的是日本人竟逼着中国人剥中国人的皮。也就是这一幕,激起了“我爷爷等一伙农民的刻骨仇恨,发誓要与小日本血拼到底。于是“我奶奶为男人们斟上了壮行酒,“我爷爷则带着汉子们钻到高粱地里,准备炸掉鬼子的军车。最后,鬼子的军车、酿酒的男人们,还有一坛坛的“十八里红被炸上了天,“我奶奶也死在鬼子的机枪之下……

    还从来没看过如此震撼人心的早期战争影片,谋篇布局也很有个性,前面写“爱,后面写“恨,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与大恨,对比强烈,入木三分。


    
和平年代,真爱不多,真恨也少了。尤其是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当儿,再看《红高粱》,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恨的感觉。小日本曾经如此禽兽般地蹂躏过我们中国人,勿忘国耻!勿忘!勿忘!!

    
原来爱需要激情,恨也是需要激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