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12年11月29日,西安影院首映电影《一九四二》,我带着惊奇去观看了这个电影,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另一部大作,能被影迷们称得上大作,是这部电影的艺术深处所在,一九四二让冯小刚在电影艺术道路上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是他从一个普通导演到大导演的艺术转变。
一九四二,从电影的开头到结尾,让人们心一直都在流泪,特别是观影的老年人,特别是河南人,当年历经过全国饥荒灾年的人们,心里更是痛心再起。河南当年大旱造成的大逃荒,3000多万河南人背井离乡,踏上逃荒之路,也许先今知道的人并太多,只是听老人们讲过这个历史故事。电影里宏伟的场面和各种人物的塑造情感表现,让影迷们看到了冯小刚导演电影艺术的升华。影片中张国立的绝色出场,陈道明的冷酷无情,徐帆的母性真情,张默的成熟演技,美国记者的爱心与同情,一幕幕场面无不让人虐心,整个故事情节,让人悲情而压抑。冯小刚用河南当地方言,给影迷们讲述了当时逃荒人们的灵魂深处,饥荒之时的人性变化,留给人们去思考的是对“饥荒”的认识。
日本飞机的狂轰乱炸,炸弹与人体混飞的场面,那带着血丝的双手,逃荒的人群,人们的本性,饥饿中人们,没有奶水的孩子,无不让影迷们静默沉思。电影终于也让人们看到了当时国民政府因收军粮,造成了人们大逃荒其中之一。也许通过一九四二这场电影,让许多人明白了,当年逃荒流落到陕西道北铁道沿线安营扎寨的许多河南人,现在已成为了西安市的城里人,由此“道北人”的称呼也由此而起。这部电影也是一部教育大片,特别是现在的青年人更应了解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希望通过电影的感受,能够学会珍惜二字的道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