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逃亡20天被警察带回的赵大伟
警钟常鸣
法制警示录:19岁啊,多么令人羡慕的年龄啊,大学的大门正等着他的到来,他却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不为什么,杀害了一个无辜的生命,而且那么残忍,向一场杀人游戏一般,令世人震惊,令人们痛心,现在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审判.
. . . . .
这是一个令人触目痛心的案子,也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案子。 西安“5.23”杀人案震惊了世人,震惊了整个西安古城。
凶手和被害者都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同班同学。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却制造了这一起震惊世人的血案,让人们为之痛心,为之触目流泪,更让检察官不解的是,这起案子没有答案,是道永远无解的题,他杀人的动机是检察官永远探询的秘密。
19岁的赵大伟面对检察官的眼睛,神色平静的说:素素(化名)是无辜的,选择素素是因为她长的水灵,人好骗......
素素擅长长笛,被害前已经通过了北京一所艺术院校的专业课考试,高考文化课通过后,她就将开始更美好的人生。
谁也想象不到,一个无辜女孩的生命,似乎游戏般一样,于2006年5月23日中午,在西安东郊一居民楼里,悲惨地离开人世,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被这样地轻描淡写......
正如赵大伟说的,自己要杀人的意志就好比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赵大伟的同学说,他没有知心朋友,不喜欢把心事告诉别人。
把儿子放到西安上学是赵大伟妈妈的意思,因为西安的学校多,最后悔的是和儿子交流的太少...太少......
他说要告诉他妈妈,他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没有办法去适应,只能怪自己没有调整好各方面,最终走入极端,实施了杀人计划,导致了血案的发生。
这起血案对人们仅警醒是不够的,我们应对青少年提供适合自己成长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应积极配合,着力建设,应从青少年的价值、道德、是非评判标准来进行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减少犯罪,首先从家庭入手,因为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
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薰染,加上教育失当,青少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加载中,请稍候......